仲巴县(英文名:Zhongba county),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下辖县,地处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与冈底斯山脉之间、马泉河两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之间,东与萨嘎县相连,南与尼泊尔接壤,西与阿里地区普兰县相邻,北靠阿里地区改则、措勤、革吉县3县。国土面积43600平方公里,约日喀则市的四分之一。仲巴县下辖1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仲巴县宝钢大道。截至2024年8月,仲巴县总人口约2.7万人。
仲巴,藏语意为“野牦牛之地”,因境内野牦牛多而得名。又传因护佑此地的佛名叫“仲巴佛”而得名。仲巴县是较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喜马拉雅山脉矗立于该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冈底斯山脉斜贯该县中部,其支脉遍布全县,山头高度大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寒冷干旱及半干旱气候,水热条件较严酷,年平均气温在-0.3℃~1.2℃。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仲巴县隶属日喀则市。
仲巴县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野牦牛、马。仲巴草场4985万亩,是日喀则市唯一的纯牧大县。吉拉牦牛、霍尔巴绵羊、仲巴棕色盐山羊、仁多多角绵羊“四大特色畜牧品种”在噶厦政府时期长期作为三大寺庙和萨迦寺的贡品。2024年,仲巴县全年实现县级生产总值1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3年的23:36:41调整为17:42:41。人均生产总值57659.29元,增长22.08%。仲巴县境内土特产品有食盐和高原畜产品。境内主要景点有杰马央宗冰川、达荣温泉、达热寺等。
名称由来
仲巴,藏语意为“野牦牛之地”,因境内野名称来历牦牛多而得名。又传因护佑此地的佛名叫“仲巴佛”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51年以前称珠珠宗,属阿里噶本管辖。1960年,设仲巴县,由阿里专署管辖。1962年9月,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署管辖。1964年3月迁扎东。由于当地沙害严重,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县址搬迁到扎东偏西20公里的马泉河与柴河汇合处刮那古塘。1988年5月,辖3个区、13个乡。1990年经批准,县址迁至托吉。县府现驻扎东乡区。1994年1月,撤扎东区。1999年,帕羊区、隆嘎尔区改乡。同年,帕羊乡改为帕羊镇。2011年末,辖帕羊1个镇,拉让、亚热、布多、偏吉、纳久、吉拉、霍尔巴、吉玛、仁多、隆嘎尔、帕江、琼果12个乡,共13个乡级政区;下设58个村民委员会。2014年7月,日喀则撤地设市,仲巴县隶属日喀则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仲巴县地处中国西藏自治区南部、日喀则地区西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与冈底斯山脉之间、马泉河两岸,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2°-84.76°、北纬29.15°-31.8°之间,东与萨嘎县相连,南与尼泊尔接壤,西与阿里地区普兰县相邻,北靠阿里地区改则、措勤、革吉3县。全县南北宽294公里,东西长254公里,国土面积43600平方公里,约日喀则市的4分之一。县驻地海拔4772米,境内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
气候
仲巴县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寒冷干旱及半干旱气候,水热条件较严酷,年平均气温在-0.3℃~1.2℃,最冷均温在-12℃~10℃。每年无霜期极短,仅9~15天,有的地区甚至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186~290毫米,多集中6~9月,占年降水量的90%左右;年蒸发量2200~2300毫米,是降水量的3~12倍。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897~3168小时,年日照率为65%~73%。高原风大,全年常刮7~8级大风,大于8级的大风天数为112~150天。
地形地貌
仲巴县是较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喜马拉雅山脉矗立于该县南部,与尼泊尔接壤,冈底斯山脉斜贯该县中部,其支脉遍布全县,山头高度大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达四千余座,其中6000米以上的高山679座。在仲巴县东部与萨嘎县交界处的冈底斯山罗波康日峰海拔7095米,为仲巴县的最高点。海拔5800~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被常年积雪覆盖,现代冰川极为发育。冈底斯山以北的隆嘎尔地区属于南羌塘高原,平均海拔4500~4700米,地势高亢而开阔,密布大小湖泊、湖盆平原及平坝滩地。高原面上也有起伏的高山峻岭,但大多较平缓呈中高山丘陵状,现最低点是查木措盐湖水平面,海拔4421米,也是仲巴县的最低点。冈底斯山脉以南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为著名的雅鲁藏布江(马泉河)河谷,地形开阔,谷底宽2公里~6公里,最宽可达10公里以上,谷底海拔4600米~4800米。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的支脉也可伸展到河谷底部河边,地势平缓呈丘陵状。
水文
仲巴县境内有塔若错、昂拉仁错、希鲁错、森里错、曲依错等大小湖泊100多个。河流分两大水系,南部是以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为主体的外流河水系,北部是以布多藏布、罗具藏布、桑具旧曲等为主体的流入各大湖泊的内陆河系。年地表径流量为57.42亿立方米。西藏自治区母亲河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流域面积242004平方公里,河流全长约2104公里,流域平均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是西藏最大的河流,也是界上海拔最高的黄河,是西藏重要的水生态安全屏障,世人眼中的“万水之源”。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仲巴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截至2023年5月,已发现并设立探采矿权的金属矿产有铁、铜、金、铅、硼、锂、铀,非金属、能源矿产有砂石、地热等,目前仲巴县境内共设置矿业权23个,其中采矿点9个,探矿点14个,勘查工作程度达到详查以上的5个、普查的5个,预查的4个。碳酸锂资源量为184.1万吨,可利用开采碳酸锂资源量为63.7万吨。
草地资源
仲巴县牧草及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牧草种类约四五十种,主要群种及品种有20多种。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草地类为主体,分布广泛。北部的隆嘎尔高原地面上,以蒿类半灌木与紫花针茅、羽柱针茅为主。
生物多样性
仲巴野生动植物丰富,境内已记录的野生脊椎动物有24目、47科、117属、171种。河流、湖泊里有种类较多的野生鱼群,其中国家和自治区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0种,国家和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4种。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雪豹、蒙古野驴、野牦牛、藏羚、藏雪鸡、黑颈鹤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棕熊、西藏棕熊、猞猁、麝(獐)、盘羊、金雕鸢等。
自然灾害
仲巴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风沙、暴风雪、鼠害、地震等。1997年发生重大2008年中国雪灾,受持续暴风雪天气影响,积雪导致219国道仲巴段交通中断,牲畜大量死亡,给牧民生产生活带来灾难性的损失。2008年8月25日21时22分,发生6.8级地震。地震波及仲巴县隆格尔、帕江、仁多3个乡,仲巴县及其邻近的措勤、改则三县县城有明显震感,541间民房受损,无人员伤亡。2012年2月7日发生重大雪灾,219国道交通中断,各乡镇牲畜死亡,牧民损失严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建帕羊乡(后改为镇)、纳久乡、霍尔巴乡、吉拉乡、隆格尔乡、吉玛乡、建帕玛乡、仁多乡。
1961年建拉让乡(原县政府驻地)、偏吉乡,1977年改红旗公社、偏吉公社,1984年复改乡。
1987年撤区并乡时设亚热乡、琼果乡、布多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8月,仲巴县下辖1镇12乡59村,县人民政府驻仲巴县宝钢大道。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5年8月,仲巴县总人口为3万人。
民族
仲巴县总人口中,藏族占99%,有少量的汉、土家、苗等民族。
经济
综述
仲巴县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饲养绵羊、山羊、野牦牛、马。仲巴草场4985万亩,是日喀则市唯一的纯牧大县。吉拉牦牛、霍尔巴绵羊、仲巴棕色盐山羊、仁多多角绵羊“四大特色畜牧品种”在噶厦政府时期长期作为三大寺庙和萨迦寺的贡品。
2024年,仲巴县全年实现县级生产总值1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22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7.03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3年的23:36:41调整为17:42:41。人均生产总值57659.29元,增长22.08%。在县级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7%、42%、41%。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个百分点,第二产上升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保持不变。分产业贡献率看,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6%、65%、41%。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00元,同比增长6.4%,其中:工资性收入2420元,占比11%;经营净收入10120元,占比46%;财产净收入1540元,占比7%;转移净收入7920元,占比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158、增长7.4%,其中:工资性收入40995元,占比73%;经营净收入11793元,占比21%;财产净收入562元,占比1%;转移净收入2808元,占比5%。
第一产业
2024年,仲巴县全年农牧业在结构调整中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稳步推进,全年畜产品产量总体稳步推进,2024年末牲畜存栏638291头(只、匹);大畜114361头(只、匹),比上年末增长8953头(只、匹),小畜523930只,比上年增长3708只,牲畜死亡率控制在3%以内;肉类产量4743.63吨,比上年增长13.5%,奶类产量3118.16吨,比上年下降518.41吨,羊毛产量944.04吨,比上年增长542.98吨。
第二产业
2024年,仲巴县全年工业总营业收入33770.92万元,比上年下降68.51%,其中:规上工业营业收入32911.5万元,占总产值97.46%,规下工业营业收入859.42万元,占总产值2.54%。
第三产业
2024年,仲巴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64.68万元,比上年增长6.5%。从地域来看,城镇实现销售额2244.7万元;农村实现销售额12719.98万元。从行业来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7183.05万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销售额7781.63万元。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1171万元,比上年增长39.53%,按投资类型分:国家投资807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7%。招商引资240382万元,比上年增长53.06%。年末地方财政总收入21485万元,同比下降5.18%,其中: 税收收入17846万元占总收入83% 非税收入3639万元,占总收入1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491.21万元,比上年减19613.67万元,同比减少20.25%。其中:个人储蓄存款41030万元,比上年末减少440.42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701.54万元,比上年末增量53226.02万元,同比增长44.18%。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19.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47.4 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24年,仲巴县教育领域全年投入经费2.59亿元,其中本级投入0.54亿元,实施本级财配补短板工程、琼果乡小学和里孜口岸小学供暖项目等建设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全县学前教育毛入园率74.77%,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117.14%,义务教育巩固率100%。“三包”受益学生6279人,营养改善受益学生5089人。仲巴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7.22%。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年末,仲巴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个,其中门诊部1个,牧区有58个村实行合作医疗;病床112张。专业卫生人员199人,其中执业医师36人,执业助理医师47人,注册护士14人,其他人员10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8938人次,住院手术84台次,出院病人631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283人,参合率10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65岁;孕产妇死亡率6.07%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88%o、4.07%。
2024年,仲巴县对标“五个针对”工作要求,突出解决“梗阻”问题。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共同体14项机制,医疗资源进一步优化,县域就诊率达到85%;全民体检完成率达到99.42%;免疫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98.34%。全年投资6639.23万元,乡(镇)卫生院等县域卫生领域8个项目提档升级,切实提升全县医疗公共服务基础。
媒体
截至2011年年末,仲巴县有县广播站,电视卫星转播台,13个乡镇均建立了电视卫星接收站。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套节目、西藏自治区电视台1套节目,还有电影和本县自制新闻等,共计3套,覆盖率50%。
2024年,仲巴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普查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技艺,完成亚热乡“黑帐篷”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县级申报工作,积极创造改编《天境牧女》《雅江牧歌》等体现仲巴民俗魅力、反映仲巴特色文化的作品10个,改造并开放全民建设活动中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各类宣传、文艺汇演等活动1500余场次,受众群众达11万余人次。
社会保障
2024年,仲巴县转移就业5299人,创收8794万元。开展农牧民培训11期,培训学员394人,兑现各类就业补贴504.94万元。仲巴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52%,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养老金人数17367人次,兑现基础养老金439.26万元。资助参保53.61万元,边民财政代缴人数11304人,代缴金额429.55万元。实施动态监测民政救助对象,兑现救助资金721.83万元。充分利用临时救助政策和资金,实施临时救助222人,发放救助资金32.9万元。
城乡建设
2024年,仲巴县总投入1.43亿元,实施县城经三路东侧老城区、公租房廉租房等项目改造提升,新建周转房二期、供氧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干部群众生活环境。2024年,仲巴县通过行政区划变动扩大城镇地域范围,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得自治区批复,里孜特色城镇规划批复已下达,口岸医院、学校等部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建设。完成拉让乡塘西村等33个村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县域宜居安居水平不断提升。
人居环境
2024年,仲巴县实施各类营造林100亩、草原改良3万亩、人工种草3万亩。投入16.8万元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点位进行场地平整和修复。指导完成中央和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常态化督促扎布耶公司落实各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企业已投入3.25亿元进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改进度达到45%以上。
交通运输
仲巴县南北长294公里,东西宽254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拉萨市930公里,距日喀则市632公里,距本县最偏远的仁多乡345公里,已形成由横穿县城主干道G219线为"一横"的西接阿里地区和连接新疆喀什、它也是通往冈仁波钦神山、玛旁雍错圣湖的必经之路;北部横向连接仲巴、措勤县、革吉县的S302线;东部纵向连接改则县、仲巴县的S517线和南部横向连接仲巴县、萨嘎县的S303线,形成"一横、三联"的公路网布局。按照仲巴县主骨架农村公路网规划(2016年至2025年)要求,仲巴县以实现“6纵、4横、3专、2环、5通道”的交通网络体系。全县13个乡镇58个行政村;其中已通畅乡(镇)12个,通畅率为92.3%、未通畅乡镇1个;建制村已通畅44个,通畅率为75.8%、未通畅建制村14个。
截至2011年年末,仲巴县新藏公路境内长257千米。长途汽车线路日均发送1辆客车,日客运量19人。仲巴县城区市政道路纵横交错,主要有宝钢大道、纬一路、纬二路、纬三路、幸福路、经一路、经二路。县城有公共汽车线路1条,有长途汽车线路(仲巴——桑珠孜区),日均发送两辆客车,日客运量平均38人次,2011年,拥有客运汽车8辆。年客运量1.14万人次。2011年客运总量1.14万人次。
人文
民俗
传统节日
仲巴人的藏历新年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正式开始。这一天清早,全家人把屋内外打扫干净,并摆好各种家具和食物,然后,男人洗头。藏族传统认为男人们在十二月二十九日洗头,家里会吉祥,工作会如意,头发会长得又黑又长。与此相反,妇女这天洗头是不吉利的。当天家里的媳妇和女儿要把当晚做粥的稞麦或小麦砸成扁状。还要为阿妈洗净坐垫,将小茶几、藏柜、银碗、野牛角、糌粑模子等擦拭干净,还把正月初一敬神用的供品,如油炸食品、“竹素切玛”、酒、茶、人参果等预备好。晚上,各家要吃“古突”(用面团、糌粑、蔬菜、肉类熬煮而成的羹)。“古”是“九”(代表二十九日),“突”是面糊或者羹,“古突”连在一起就是“二十九日那天吃的面糊”的意思。与汉族吃春节菜谱的习惯一样,这一顿饭是全家围坐欢聚。面团里包着各种东西,如石子、木炭、羊毛、盐巴、人参果、奶渣等物。
吃到石子,预示他的心肠硬;木炭表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表示心肠软,也表示做事有耐心;盐巴表示智慧;人参果表示吉利;奶渣寓意牛羊满地,奶渣是最吉利的。藏历三十晚上供佛,家家户户都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准备好节日的新装。初一早上天亮以前,家庭主妇首先起床,洗漱完毕后,将煮好的“羌果”(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送到家人被窝面前,然后到井里打上第一桶水,喂饱牲畜后回屋唤醒一家人。穿好新衣以后,按辈序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都先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接着,每人都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长辈顺次向晚辈祝福“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后辈回贺“祝愿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预祝明年新年全家又如此团聚欢庆”。举行了新年仪式后,便吃酥油白糖拌的人参果、喝酸奶,接着,就尽享新年的第一顿美餐。新年初一这一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串门。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互相走访拜年,持续3~5天。
服饰
仲巴县因海拔高、风沙大、气候高寒,牧区主要穿用牦牛皮做成的长袍,一般是不加面的板皮。羔羊皮袍是牧民最喜爱的礼服,男式旗袍外边加岩羊或山羊皮做成的面子或加绸缎面子,衣服的领子为水獭皮,高约1.5寸,长1.5尺;右襟边下摆及袖口也均镶以1~3寸宽的水獭皮或豹子皮。女式长袍外边不加岩羊皮,其他与男式没有多大区别。男女腰间系彩色带,有的在腰带外套上银带子,腰带结到身后,两端各留尺余长。外衣右袖一般不穿,斜吊于身后,右臂露出内穿的白衫(均为茧绸制作)。礼服长至膝盖,下身穿着宽大的青布裤,裤脚装于靴筒内。男女都有佩戴首饰的习惯,其饰物大多为银制品。银腰带:长约5尺,宽约2寸。在厚质红色布料或皮革带上缀5个椭圆形银錾花,上格嵌有大珊瑚珠和绿色苏尔珠2个。珊瑚银吊刀:长8寸左右,吊于左前侧的腰间。银带子刀鞘为银制或皮革嵌有银饰物,鞘面的银饰物上均匀镶嵌着一排珊瑚珠,一般为6个。吊刀柄上亦有银饰物及镶嵌两种珠子的。铁制“大腰镰”(打火石):面嵌以银花饰,中间缀上一颗红珊瑚珠,盒内装有一块石英石和野棉花絮。为随时生火之用,一般为男子系于右前侧腰带上。针线盒:皮制,盒面亦为银錾花和珊瑚珠装饰。同珊瑚银吊刀系于左侧腰带,便于随时缝补衣物和皮靴等(男女均带)。另外,男人还佩戴银鞘长刀,斜插于腹前腰带上。珊瑚银戒指及项链:仲巴男女普遍戴于左手中指或无名指,男人戴的银戒指中镶嵌一颗红色大珊瑚珠。女人的则在大珊瑚珠两旁各配有一颗绿色的小苏尔石珠。女人的颈上还戴着一串珊瑚珠,而珠的大小及多少往往是富裕程度的表示。男人们的项链则以佛珠代之或以线串着3颗珊瑚挂于颈上。
耳环:以银制为多,其样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环正中嵌红珊瑚珠,珊瑚珠两边各嵌绿苏尔石珠;第二种是环钩下的银錾花为3瓣花形,有3颗红、绿珠,银花瓣下附着5根银链;第三种是环钩下的银錾花为多瓣向日葵属形,下坠7~8根银链,链端系贝状饰物。第二种和第三种环钩上都嵌1个珊瑚珠银錾花。头饰:一般妇女佩戴的头饰叫“巴珠”。相似弓状,以珍珠、珊瑚、松耳石等制成。佩戴这种装饰尤为讲究,首先将原来的两根辫子再重新分辫成很多小辫,戴头饰时将小辫子从中间分成两股,用一根约1米长的特制的竹弓弯曲,竹弓的两端与左右发梢固定,将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在竹弓上挂上各种装饰。“巴珠”由3部分组成,即用红布缠绕的竹弓为支架,弯弓的上部装饰叫“达扎”,是用珍珠做成的串链,平时还可作为胸部的装饰。这两种装饰同时也起着平衡与固定作用。
地方特产
仲巴县境内土特产品有食盐和高原畜产品。牧民用羊毛编织出的各种颜色的食品袋别具风格,用牦牛毛编织的帐篷不仅特别耐寒,而且还有很强的防水功能。
风景名胜
喜马拉雅山
在青藏高原南缘,是一条长大的国际性山脉。位于雅鲁藏布江—印度河一线以南,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邻国境内。西起克什米尔的南迦帕巴峰,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南迦巴瓦峰,长约2400公里,宽约200~300公里。它由四条平行的东西向山脉组成,自北而南为:藏南分水岭、大喜马拉雅、小喜马拉雅、西瓦里克丘陵。在中国境内的一般称为大喜马拉雅山。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以上,高于8000米的山峰有10座。
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脉斜贯仲巴县中部,其支脉遍布全县,山头高度大多在海拔5000米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县境内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达四千余座,其中6000米以上的高山679座。在仲巴县东部与萨嘎县交界处的冈底斯山仑布岗日,海拔7095米,为仲巴县的最高点。海拔5800~6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被常年积雪覆盖,现代冰川极为发育。冈底斯山以北的隆嘎尔地区属于南羌塘高原,平均海拔4500~4700米,地势高亢而开阔,密布大小湖泊、湖盆平原及平坝滩地。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西藏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河流,有“极地天河”美誉。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海拔5590米的杰马央宗冰川。
杰玛央宗冰川
杰玛央宗冰川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在杰玛央宗发源地有两座主要冰川,这两座冰川中间只隔着一个小山体,当地人称作“达阿木角喀布”。在藏语中,“达”即马的意思,“阿木角”即耳朵的意思。
达荣温泉
达荣温泉位于吉拉乡境内的达荣沟,共分布着108个温泉,以达荣、玉龙、思中最有名气。沟内的大小温泉或喷洒、或涌突,水流经过之处雾气缭绕,四季不结冰。每个温泉的水温不同,高的达90℃以上,40℃左右的温泉可沐浴,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达热寺
达热寺位置坐落于仲巴县帕羊镇达热村往北20公里处,系藏语达是马的意思,热是圈的意思,达热意为放马的地方。达热寺传说曾格萨尔王前往西部攻打达尔斯王时,经过柴曲河的源头,也是现在建寺的地方,觉得这里的草原辽阔无边、草地肥熬,动物和泉水繁多,在伦布雪山的点缀下景色显得格外亮丽,特别是傍晚,从远处看望此地,象一张虎皮铺在此地,寺庙背后的这座山象一头大象鼎立在此地,整个环境给人一种神奇而向往的感觉,于是格萨尔王采纳了军师的主张,此草原便成了格萨尔王及英雄们放马的地方。战争结束后,为了纪念格萨尔王打败达尔斯王的伟大功绩,马圈修建了由16根柱子组成的一间殿堂,名为——达热寺。公元15、16世纪,香巴噶举的高僧,著名的藏戏创始人和桥梁专家唐东杰布和香巴(属于西藏南木林县)喇嘛格隆格桑群培先后到仲巴一带进行讲经说法时,到该寺说法,并维修了达热寺,两次形成了比较大的规模。“哈萨克哇”侵略西藏时和“文革”期间,砸毁了该寺,经卷流失,菩萨被毁,寺庙成了废墟。1989年,经上级有关部门的批示,由当地喇嘛白玛主持,在广大信仰宗教的牧民群众的援助下重建该寺,形成了现在的达热寺。现有6根柱子组成的大经堂,经堂内有较丰富的壁画,经书、唐卡、佛像、法器等,有两根柱子组成的嘛呢拉康一间,护法殿一间。
雅江源第一景
雅江源第一景位于仲巴县拉让乡珠珠村,距县城36公里,从县城出发经G新藏公路前往可到达,这里游客可观赏到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即杰玛央宗冰川流出,流经此地形成肥美的草原、湖泊、沙丘等。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高的黄河,是世界优等水质及高原江河之最,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杰玛央宗冰川及大木确巴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热不杰措
热不杰措亦称“热不肩湖”“塔木龙湖”,意为“极盛湖”。在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931米,面积9平方公里。系淡水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塔若措
塔若措亦称“塔罗克措”“塔鲁克措”。在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545米,面积520平方公里。系咸水湖,产裸裂尻鱼。有公路相通,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扎布耶茶卡湖
扎布耶茶卡湖亦称“查木措”、“扎不耶查卡”、“扎布查喀措”。意为“灌木丛上部的盐湖”。在仲巴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海拔4400米,面积250平方公里。系盐湖。青盐大量出口尼泊尔。湖周围有天然牧场。
所获荣誉
仲巴县人民政府.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行在仲巴.仲巴县交通局.2025-08-16
仲巴县简介.仲巴县简介.2025-08-16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5-08-16
蹚过刺骨的冰水送药,半天才缓过神丨华山医院第三批援西藏仲巴医疗队日记③.今日头条.2025-08-16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5-08-27
2024年仲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仲巴县发布.2025-08-16
图说仲巴.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公开须知 .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仲巴县及其邻近县介绍.西藏自治区水利厅.2025-08-21
出实招,见真效,既“输血”又“造血” :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帮扶西藏仲巴县“两降一升”工作.中山大学.2025-08-16
增速居全国首位!来看西藏外贸的古道“新”颜和源头好水.今日头条.2025-08-16
县政府领导 .仲巴县人民政府 .2025-08-16
县政协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第12次暨专题学习宗教工作会议 .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青藏高原-山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25-08-16
仲巴县旅游景点及线路.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知网空间.2025-08-16
“神山驿站”帕羊景点 达热寺.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帕羊景点—雅江源第一景 .仲巴县人民政府.2025-08-16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