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湖

淡水湖(英文名:Fresh 海水 Lake),也称“排水湖”“吞吐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湖水含盐量不超过1‰的湖泊。

淡水湖多形成于潮湿的温带热带地区;干旱区的湖泊有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也可形成淡水湖。湖泊的含盐量随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流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淡水湖及盐湖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按与河流补排情况,淡水湖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

世界上大多数湖泊皆为淡水湖,较为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较高纬度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北美的苏必利尔湖,面积82410km²;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体总容积2.36×1013立方米。中国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3960km²),其次为洞庭湖(2625km²)、太湖(3100km²)、洪泽湖(2069km²)、呼伦湖(2043km²)、巢湖(769.5km²)及高邮湖(760.67km²)。中国干旱区新疆地区的喀纳斯湖也是淡水湖,蓄水量4.3×109m³,是中国实测的最深湖泊。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是丹江口水库,也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域面积有1022.75km²,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定义

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湖水含盐量不超过1‰的湖泊。世界上的湖泊的湖水化学成分千变万化,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成分却是相似的。湖水含盐量是指湖水中离子总的浓度,通常是根据钠、钾、镁、钙、碳酸根、矽酸盐以及卤化物的浓度来计算。

湖泊的含盐量随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流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淡水湖及盐湖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成因

湖泊主要通过入湖河川径流、湖面降水和地下水而获得水量。湖泊按流通分可分为:不流通湖(无地表或地下出口)和流通湖(有地表或地下出口)两种。不流通湖的湖水耗于蒸发而导致湖水含盐量增加,流通湖湖水通过地表或地下径流流走,湖水量收支的净差额,随入流量和出流量的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差额引起了湖水位的变化。而湖水位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湖水含盐量的变化。湖水位通常在雨季或稍后上升,蒸发旺季下降。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的湖泊,水位的变化既与热季又与雨季相应。

气候

淡水湖多形成于潮湿的温带热带地区,为主要的湖泊类型。而干旱区的淡水湖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如中国新疆地区的喀纳斯湖

地理

淡水湖大多数为外流湖,通常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湖水交换频繁,湖泊水位相对稳定,故盐分不能积累,湖水含盐量与河水含盐量相似。

分类

淡水湖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之分。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则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和流出。

分布

世界上大多数湖泊皆为淡水湖,较为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较高纬度区。例如加拿大芬兰都是淡水湖泊集中的国家。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体总容积2.36×1013立方米,蕴藏着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约20%,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也为世界第七大湖和世界最深湖泊,最深处达1637米,平均水深730米。位于北美的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和第二大湖,面积82410平方干米。

中国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其中五大淡水湖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面积3960平方千米,湖泊与长江相连,水位的变化受长江影响。干旱区新疆地区的喀纳斯湖主要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淡水湖泊,湖水矿化度0.04克/升,最大水深197米,平均水深97米,蓄水量4.3×109立方米,是中国实测的最深湖泊。

重大事件

南水北调

丹江口水库

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在河南省视察黄河时,“南水北调”的构想正式形成。1958年9月1日,10万建设大军开启了建设丹江口市大坝的序幕。1967年,丹江口大坝下闸蓄水,地处汉江中下游的丹江口水库由此形成。1974年,丹江口水力发电厂一期建成。2012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其水域面积达1022.75平方千米,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

1980年7月22日,邓小平视察丹江口水利枢纽。自此,关于调水的研究和论证,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2002年,南水北调整体规划出炉,确定东、中、西三条线路。2003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动工。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渡槽群、遍布沿线的自动化设备,让相隔千里的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在一起,构建起新时代中国大水网。截至2024年9月,通水10年的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过66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个半三峡水库的蓄水量。

相关文化

西湖与唐风宋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赞美西湖的诗,他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西湖也因之博得“西子湖”的雅号。西湖最早叫武林水,又叫金牛湖、明圣湖、钱塘湖,到唐代因州城迁移,西湖的位置处于钱塘县西南,故称之为西湖。西湖古时是钱塘江的浅海湾,后由于泥沙淤积而成湖。湖体轮廓近似椭圆形,南北长3.3千米,东西长2.8千米,面积约6.3平方千米。这里山清水秀,碧波万顷,风光绮丽,湖的周围是万紫千红的巨大花园,数以千计的花木品种,馥郁芬芳,争奇斗艳。初春,桃花满堤;盛夏,红荷吐艳;三秋,丹桂飘香;入冬,寒梅怒放。一年四季,花香扑鼻,景色万千。

唐宋时期,白居易、苏轼等大文豪来到西湖,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南宋时期,大批文人聚集到西湖,将西湖的点睛之处重笔勾勒,而吟诗赋词更是继承了白居易、苏东坡之雅风,历代不绝。当时的金沙涧有一处酿酒工场,名“曲院”,以种植荷花著称,于是就有了西湖十景中的“曲院风荷”这一景。杭州市人喜爱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将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作为荷花的生日,俗称“观荷节”。这天,除了白日里在西湖各处泛舟赏荷,饮酒吟诗,晚上还要在湖中放荷花灯,赏灯作乐,一派闲适风雅的景象。“西湖十景”包括了西湖山水四季不同的自然风貌,展示了宋代传统风景园林的神采,同时还灌注了中国文人、士大夫对天人关系、山水环境的审美意趣,集中展现了西湖自然风光与人文相融合的精华。

洞庭湖与潇湘文化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岳阳楼后写下的千古名句。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每到春夏洪水季节,这里汪洋似海,横无际涯,面积达3.9万平方千米。洞庭湖在遥远的年代里,曾经和现在的江汉湖群相连,当时叫做“云梦泽”。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洞庭湖和江汉湖群分隔开来,自身也因泥沙的淤积湖面日益缩小,被分割为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三部分及众多的小湖泊,枯水季节面积仅2800平方千米。洞庭湖湖浩瀚无边,气象万千,古有“洞庭天下水”之美誉,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耸立于岳阳古城西隅的山丘之上,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非常雄伟,是中国著名的江南三大楼之一,人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楼在三国时期曾是吴将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这里水面开阔,风平浪静,岸上恰好有个山丘,于是鲁肃在山上修了一座“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滴守岳州,将西门城楼(原阅军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随后,岳阳的青山秀水和雄伟壮观的岳阳楼,吸引着才华横溢的文人骚客来此游览。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纷至沓来,登天下楼,观天下水,写下传闻天下的名篇。但岳阳楼名闻天下,却是因为北宋时期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宗谅谪守岳阳市(岳阳),曾重修岳阳楼,并致书范仲淹为修葺一新的岳阳楼作记,然后又请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舜钦书写,雕刻家邵竦刻字。于是,滕楼、范记、苏书和邵刻成了岳阳楼的“四绝”。自宋迄今,岳阳楼历时九百余载,屡遭水患,几次倾毁,几次重修,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

太湖与吴越文化

茫茫太湖,横跨两省(江苏省浙江省)三州(苏州市湖州市、常州),面积2225平方千米,是中国四大淡水湖泊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物产丰富、古迹众多。太湖为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西南纳苕溪、荆溪诸水,东由浏河、吴淞江黄浦江注入长江。湖中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岸的山峰和半岛,号称太湖72峰,以洞庭山、西山、马迹山、三山、鼋头渚最为著名,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山峦连绵、层次重叠的天然图画。优美的湖光山色,灿烂的人文景观,确定了太湖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地位,每年都有大量的游人前来观光游览,凭吊古代历史人物的活动踪迹,感受古老的吴越文化的余风遗韵。

附录

中国淡水湖

中国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包括五大淡水湖,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

鄱阳湖

鄱阳湖,古称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主要入湖的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鄱江修水县等。它上承五江之水,下通长江,南宽北窄,像一个巨大的葫芦系在长江的腰上。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千米,平均宽度17.3千米;雨季时面积达3914平方千米,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x108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超过了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总流量,是长江水流的调节器。

鄱阳湖烟波浩渺、水草丰美,湖中有大量长江流域的珍贵鱼类漫游,每年还有许多珍贵的鸟类栖息在这里,使得鄱阳湖的风景显得更加宜人。不仅如此,鄱阳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地,许多诗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如王勃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苏轼的“山苍苍,水茫茫,大姑小姑江中央”,描绘的都是鄱阳湖的胜景。鄱阳湖的著名景点有石钟山鞋山、南山、落星湖等。

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荆江南岸,跨湖南省、湖北两省,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总面积达到2625平方千米。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家鱼、棉、麻生产基地。近代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水位变幅达13.6米有“霜落洞庭干”之称。洞庭湖随着湖面萎缩已由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退至第三位。

太湖

太湖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位于江苏省浙江省两省的交界处,富饶的上海市、南京、杭州市三角区域中心,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联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湖区总面积310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千米。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东茹溪等。

洪泽湖

洪泽湖,古称富陵湖,位于洪泽区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2069平方千米。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新汴河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泻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鸡头果菱角米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巢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总面积769.5平方千米,其源头起自英、霍二山,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柘皋河等注入,湖水经裕溪河长江。巢湖有蓄水灌溉之利,并以产银鱼著名。

呼伦湖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西部,又称呼伦贝尔湖蒙古语的意思是“像海一样的湖泊”。呼伦湖宽广荡漾,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41公里,呈不规则斜长方形,是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又因它对周围环境有重要的滋养作用,故有“草原之肾”之称。

呼伦湖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湖中有多种藻类、芦苇,还有鲤鱼、鲫鱼、𩾌𩷕白鱼等30多种鱼类以及背角无齿蚌、虾、螺等水生动物。优质的水源和众多的水生生物吸引了大雁、天鹅等鸟类在此生活。呼伦湖也是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每年春秋两季,许多候鸟往返南北都把呼伦湖当作一个中转落脚点。

高邮湖

高邮市湖,又称“樊梁湖”(樊良湖)、“珠湖”,位于江苏省中部、安徽省天长市市东北部,苏、皖两省界湖,跨高邮、金湖县宝应县、天长四市县,属淮河,为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高邮湖主要入湖河流有三河(淮河入江水道)和安徽省天长县的白塔河铜龙河及新开河等。湖水经南端庄台闸、新王港、新港、老王港、杨庄等漫水闸和毛港闸泄入邵伯湖,终达长江

高邮湖的湖东以里运河京杭大运河)西堤为界,南侧偏东以高邮湖控制线与邵伯湖毗邻,偏西抵郭集、菱塘大圩,西侧与金湖县淮南大圩、安徽省天长市白塔圩为界,北至1969年建成的大汕子隔堤与宝应湖相望。高邮湖长48千米,最大宽度28千米,湖岸总长202.5千米,其中人工湖岸185千米,多数为块石堤岸。当水位5.55米时,高邮湖水域总面积760.67平方千米,其中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420.84平方千米(水面积392.82平方千米、苇滩26.26平方千米、堤坝1.76平方千米);当水位8.5米以上时,高邮湖水域总面积780平方千米,其中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431.5平方千米。

高邮湖属平原浅水型湖泊,湖盆呈西高东低地势,湖底颇为平坦,为淮河入江水道,淮河90%的水通过三河闸泄入高邮湖,然后经新民滩、邵伯湖宣泄入江。同时,高邮湖是一座“洪泽湖”,湖底真高3.5~4.5米,湖水水面以及部分湖底比运东里下河地区地面还高。高邮湖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接受入湖河流泥沙以及湖内各种生物残体的沉积,湖底淤高,滩面扩大,容积缩小。高邮湖水位特征:死水位4.8米,死库容4.6亿立方米;冬春蓄水位5.7米,蓄水量约8亿立方米;灌溉库容4.2亿立方米;最高防洪水位9.5米,防洪库容27亿立方米。

微山湖

微山湖又称为南四湖,包括独山湖南阳湖昭阳湖和微山湖(其中前3个为一级湖),南北全长230千米,宽6.8~27.6千米,周长为451千米,总面积为2100平方千米。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南省北,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可控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最大库容量为47.3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为1.7米,汛期最深为3米,流域面积为31700平方千米。狭义的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的拦湖大坝的下级湖,同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构成了广义的微山湖。

洪湖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地跨省境东南的洪湖市与监利市,为古云梦泽残留部分。20世纪50年代初,洪湖湖面积为661.9平方千米,后经三次较大围垦活动,使面积减为344.4平方千米。湖面海拔25米,最大水深2.2米,蓄水量6.58亿立方米。洪湖原是江汉蓄洪区,1955年后筑堤建闸,成为平原水库型潮泊。现以调蓄洪水为主,是荆江分洪区之一部分,兼具灌溉、渔业航运、供水等多种功能。特产为红莲、野禽、鱼、虾、菱、藕等,是湖北省重要水产基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市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世界淡水湖

苏必利尔湖

苏必利尔湖是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是仅次于里海的世界第二大湖。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东西长616千米,南北最宽处257千米,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410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万立方千米。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湖中主要岛屿有罗亚尔岛(美国国家公园之一)、阿波斯特尔群岛、米奇皮科滕岛和圣伊尼亚斯岛。沿湖多林地,风景秀丽,人口稀少。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也为世界第七大湖和世界最深湖泊。它蕴藏着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约220%,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水量的总和,超过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

贝加尔湖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次克州境内。因其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56米,其总蓄水量2.36×1013立方米。贝加尔湖容积巨大的秘密在于深度,该湖平均水深730米,最深1637米,两侧还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壁包围着。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年均流量仅为1870立方米/秒。湖水注入安加拉河的地方,宽约1000米以上,白浪滔天。

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位于秘鲁玻利维亚两国之间的科亚奥高原上。湖面长200千米,宽66千米,面积833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812米,平均水深100米,最深达304米,湖水蓄积量827立方千米。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通行大船的淡水湖。

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泊,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它位于非洲东部的东非高原中部,东非两条大裂谷之间的平坦盆地上,赤道横贯湖北部。该湖大部分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境内,为两国与肯尼亚的界湖。1860~1863年,英国探险家约翰·斯皮克和格兰特到此处调查尼罗河的源头时,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命名该湖泊。湖域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337千米,东西最宽241千米,湖面积6.9万平方千米,是仅次于美洲苏必利尔湖的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平均水深40米,最大水深80米。

五大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是分布在美国东北部与加拿大接壤地区五个相连大湖的总称。它们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苏必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总面积广达24.52万平方千米,烟波浩渺,一望无际,因而获得了“北美大陆地中海”的称号。除伊利湖外,各湖湖底均低于地平线,其中安大略湖湖底在海平面以下150米,湖水平均深度99米,超过北海94米,总蓄水量约2.21万立方千米。湖面由西向东逐级降低,最后由安大略湖经圣老楞佐河注入大西洋。位于最上游的苏必利尔湖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达8.24万平方千米,蓄水量约占五大湖一半以上,它与休伦湖水位相差7米,其间形成苏圣马里急流伊利湖水面高出安大略湖99米,连接两湖的尼亚加拉河在流经横亘其间的石灰岩大崖壁时,河水骤然陡落,成为名闻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五大湖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五大湖作为航运通道有重要价值。多年来,通过对水道的浚深和运河、船闸等的修筑,各湖之间以及东北与圣劳伦斯河、西南与密西西比河之间,连成了一个庞大的航运系统。

加利利海

加利利海,也称为太巴列湖,位于以色列东北部,周长为53公里,总面积166平方公里,最大深度为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

拉多加湖

拉多加湖,古称涅瓦湖,欧洲第一大湖,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西北部。它南北长219千米,平均宽83千米,连湖内岛屿在内面积1.81万平方千米;湖面海拔5米,平均深51米,北部最深处225米,蓄水908立方千米。拉多加湖有沃尔霍夫河、斯维里河等注入,其中224千米长的斯维里河沟通了该湖与奥涅加湖涅瓦河由湖中流出,西通波罗的海芬兰湾。湖南岸开辟有新拉多加运河,是“白海波罗的海”及“伏尔加河波罗的海”两水道的重要航路。

拉多加湖盛产鱼类。沿岸城市有普里奥泽尔斯克、彼得要塞、索尔塔瓦拉等。1980年在斯维里河口和拉多加湖斯维里河湾建立了下斯维里自然保护区,面积40972公顷。这里栖息的动物有黑琴鸡雷鸟蓑羽鹤白尾海雕、鹗和拉多加环斑海豹等。此外,这里还是鸭类、雁类、天鹅等候鸟的栖息地

洞里萨湖

洞里萨湖,又称金边湖,位于柬埔寨西部,为东北-西南向狭长湖泊,是中南半岛上第一大淡水湖。周围有斯楞河、森河等河注入。洞里萨湖东南向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对湄公河有调节作用。每年洪水期(7~11月),湄公河涨水,河水经洞里萨河倒灌入湖,大大减轻了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此时湖面可增至1万平方千米,水深达10米以上。枯水期时,湄公河水位下降,蓄存在洞里萨湖中的水经洞里萨河注入湄公河,湖面可缩小到2500平方千米,水深不足2米。洞里萨湖是良好的水产天然殖场。湖的周围是肥沃的冲积平原,盛产喜米,是东南亚著名的鱼米之乡。洞里萨湖涨水时,吃水4米的船只经各河流,可达湖周各省省会。

坦噶尼喀湖

坦噶尼喀湖位于扎伊尔、坦桑尼亚布隆迪赞比亚等国接界处,是非洲的大淡水湖。它由断层陷落形成,形状狭长、深邃,为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湖面海拔773米,南北长720千米,东西宽48~70千米,面积32893平方千米,平均湖深约700米,最大湖深1435米,深度仅次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列世界第二位。

大熊湖

大熊湖位于加拿大西北部,是加拿大第一大湖,也是北美洲第四大湖。大熊湖属于构造洼地,是第四纪冰川挖蚀而成。湖泊现在大约有320千米长,有40~176千米宽,总面积为31328平方千米。湖泊的湖面海拔为156米,湖水平均深度为137米,最大深度为413米。大熊湖的西端是长达110千米的大熊河,湖水通过大熊河注入马更些河。每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6月是大熊湖的结冰期。不过结冰期结束后,还有大量浮冰存在湖中,这些浮冰一直延续到7月末。因此一年当中,大熊湖可通航的月份仅为8~9月。

大熊湖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湖泊盛产𩾌𩷕白鱼、湖鳟等。20世纪初,湖泊的东岸地区发现沥青铀矿,并从矿砂中提炼出镭、铀等,另外还有银、铜、钴、铅等物质出现。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人口的增长。

淡水湖.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14

一杯“南水”的中国力量.湖北省人民政府.202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