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红木(拉丁学名:Bixa orellana),别名胭脂木、乌鲁库,是红木科红木属的植物。其原产热带美洲,现分布于马来西亚、英国东印度公司群岛、东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省云南省、台湾省。其栖息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壤的环境。

红木属金满堂桂,高2-10米;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叶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复总状花序顶生,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较大,倒卵形,外面密被红褐色鳞片,基部有腺体,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顶孔开裂;子房上位,胚珠多数。蒴果近球形或卵形,密生栗褐色长刺,刺长1-2厘米。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其7月中旬~10月中旬盛花,次年2月中旬~3月初果实成熟。红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红木具有经济价值,可加工提取胭脂树红,用于食品、纺织品、木制品、化妆品等染色。其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可入药,具有退热、截疟、解毒的功效,主治发热、疟疾咽喉痛、黄疸、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疮疡。2018年,红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另外,不同于本文的物种红木,红木还指一类木材的统称,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决明属树种的心材,其构造特征、密度和材色(大气中变深的材色)符合《红木》(GB/T 18107-2017)标准要求的木材,二者需要区分。

名称由来

红木植株在秋冬开花、挂果,果实红黄色,种植行道或庭园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巴西人称之为红金树。

形态特征

红木属金满堂桂,高2-10米;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叶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10-20厘米,宽5-13(-1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几截形,有时略呈心形,边缘全缘,基出脉5条,掌状,侧脉在顶端向上弯曲,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被没药树状腺点;叶柄长2.5-5厘米,无毛。

复总状花序顶生,长5-10厘米,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较大,直径4-5厘米,萼片5,倒卵形,长8-10毫米,宽约7毫米,外面密被红褐色鳞片,基部有腺体,花瓣5,倒卵形,长1-2厘米,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2室,顶孔开裂;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生于2侧膜胎座上,柱头2浅裂。

蒴果近球形或卵形,长2.5-4 厘米,密生栗褐色长刺,刺长1-2厘米,2瓣裂。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

分布范围

红木原产热带美洲,现分布于马来西亚英国东印度公司群岛、东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省云南省、台湾省。

栖息环境

红木适宜在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生长。其栖息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富含腐质土壤的环境,以土层深厚、较肥沃、排水性好的粘壤土种植更好。

生长习性

红木不适宜在冬季有霜冻寒害地区生长,其在幼苗期间抗寒力较弱,要求种植地年平均气温21℃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1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3℃,相对湿度高于80%,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红木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微酸的壤土,砂壤土利于快速生长。其一般3月中旬~4月初枝条开始萌动,5月下旬~6月上旬现蕾,7月中旬~10中旬盛花,次年2月中旬~3月初果实成熟,每串果4~24个。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从母株上选择早熟,饱满的种子,以9~10月成熟的种子为佳。春、夏、秋播均可。秋播,种子一旦成熟,即刻采下果实,去掉带刺的果壳,平整苗床,开沟条播或撒播或点播,点播时将种子尖端面向土壤,播完后,复土1.5一2厘米,一般6~9天后萌动,10~12天破土出苗,1个月后苗高8~9厘米,以后生长逐渐加快。秋播应注意在幼苗过冬期间,南亚热种植地区尤其注意做好防寒保苗措施。春播在3月下旬~4月,夏播5月下旬~7月。

扦插繁殖

在4~7月选择成熟的枝条,长15~20匣米,斜插沙池、水坛或苗圃地,一般30天左右长根,45~50天即可移植。

栽培技术

移植

当苗高25~40厘米时,可以移栽到定植地。株行距4X5米,挖坑40x40x40厘米。移植前提前灌淋苗床,使土壤湿润,减少起苗时伤根。移植时间选择阴天或雨天为好,恢复生长快,定植坑应施腐熟的有机肥并与底土搅均匀,种后淋定根水,并保持土壤一定的湿润,确保较高的成活率。

管理

1.施肥苗期株高8~10厘米高时,薄施一次氮肥催苗;定根时施有机肥作基肥,孕蕾,花期追施复合肥,以促进开花、结果、种子的发育;入冬前,结合培土增施有机肥过冬,具防寒作用;翌年芽苗长出后,复合肥或尿素拌有机肥入土,以促进营养生长。第三年成林后,一般可以不用施肥,有条件的可以一年施1~2次肥。

2.淋水、除草一般在幼苗期进行。除草结合松土;根据土壤湿润情况淋水。当植株进入第二年生长时,逐渐成形封行,基本上无需灌溉供水;封行后,禾本科杂草生长受到抑制,除草的次数逐渐可以减少。

3.剪枝红木侧分枝萌生强,为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枝条间不宜太密,以10~20厘米为宜,在孕蕾前适当剪枝,以利于生殖生长。

种子采收

种子成熟于9~10月和2~3月,以9~10月成熟的种子发芽率高。当果壳由红色转褐色时,表明种子已趋向于成熟,可以采收。采果以无雾露水天气或中下午、果壳表面干燥采收为宜,如果留种翌年繁殖播种,带果壳放萌凉处自然晾干,然后放通风透气的地方贮藏。有条件放入温度控制在5~10℃的冰箱里贮藏更好,能使种子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如果是加工提取胭脂树红,可带果壳晒干,果壳干裂取出种子留待加工。

病虫害防治

红木无危害性的虫害,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多在老叶上发生,随着老叶的枯萎而脱落。在炭疽病发生初期,喷以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

物种保护

2018年,红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红木为速生乔木,栽培2~3年开花结果,种植和管理方法简易,不怕病虫害袭击,经济价值高,适宜在中国热带亚热带以南地区种植。

红木加工提取胭脂树红,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色素性质稳定、用途广,可用于食品、纺织品、木制品、化妆品、鞋油、腊烛、印刷品、肥皂、搪瓷品等染色。该天然色素无毒无味,由于其性能稳定,常被用在鱼类炼制品、鱼丸、果实罐头的染色剂。

观赏价值

红木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其树形优雅,花、果期长。开花时,色彩鲜艳,花后果实较多,鲜红色或暗红色。红木果实生长期长,可达9-10个月。在热带和亚热带庭园,可作美化和园林造景的树种。

使用价值

红木的树皮具有韧性、是良好的纤维,可制绳索。在南美热带地区,土著民宗教仪式中,红木种子肉质部分中的红色色素常被用来涂抹身体或者作为简单的防晒霜。

药用价值

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可入药。具有退热,截疟,解毒的功效。主治发热,疟疾咽喉痛,黄疸,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疮疡

加勒比土著居民将红木叶和根制成一种有收敛作用的浸液用于治疗发热、癫痫和痢疾。单独用叶制成浸液漱口,有催情作用。种子肉质部分在烧伤初期用于抑制水痘,内服用作解毒剂。

区别

红木,还指一类木材的统称,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决明属树种的心材,其构造特征、密度和材色(大气中变深的材色)符合《红木》(GB/T 18107-2017)标准要求的木材。红木分为檀香紫檀类、花榈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共8类。

2018年7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红木》 (GB/T 18107-2017)执行实施。该标准为规范红木及其制品的生产、经营、贸易提供了依据。

红木.inaturalist.2025-08-26

红木.物种2000官网.2025-08-26

Bixa orellana L..植物智.2025-08-26

Bixa orellana.iucnredlist.2025-08-27

红木.植物智.2025-08-26

红木(标准号:GB/T 18107-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5-08-30

红木.inaturalist.2025-08-27

红木.inaturalist.2025-08-27

红木.inaturalist.2025-08-27

红木.inaturalist.2025-08-30

红木.inaturalist.2025-08-30

红木.inaturalist.2025-08-30

红木科.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8-27

标准号:GB/T 18107-2017.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