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跨海大桥是中国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和泉州市境内,全长14.7公里,其中海域施工长度10.8公里。
该大桥海域线路长、工程量大、工程难度高,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开工建设。2021年12月30日,湄洲湾跨海大桥获评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次年8月,湄洲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铺轨施工任务全部结束。2023年6月28日,CR450动车组在湄洲湾跨海大桥实现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双向两列相对交会最高时速891公里运行。
历史沿革
2017年,湄洲湾跨海大桥开工建设。2019年6月13日,湄洲湾跨海大桥首孔移动梁顺利完成浇筑。完成浇筑的40米箱梁,梁体总重1000吨,比传统的32米梁重100吨,既增加了桥梁的通航能力,又减轻了潮水对桥墩的冲击力。
2020年11月3日,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开始架设世界首座采用1000吨重,40米跨箱梁的湄洲湾大桥。次年3月10日,湄洲湾跨海大桥主塔成功封顶。9月6日,湄洲湾跨海大桥最后一孔移动模架现浇梁顺利浇筑,标志着中国自主研发的40米大跨度移动模架完成首次海上高铁架梁任务。11月13日,湄洲湾跨海大桥成功合龙。
2022年4月9日,湄洲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施工完成。4月15日,湄洲湾跨海大桥顺利铺轨。8月,湄洲湾跨海大桥无砟轨道铺轨施工任务全部结束。
设计参数
湄洲湾跨海大桥长14.7公里,其中海域施工长10.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矮塔斜拉桥,主跨180米,跨越湄洲湾规划3000吨级航道,设南北两座双柱式主塔,桥面以上塔高30米,共有28根斜拉索。
运行情况
2023年6月28日,在国铁集团组织下,CR450动车组在湄洲湾跨海大桥实现单列最高时速453公里、双向两列相对交会最高时速891公里运行。
技术难题
湄洲湾跨海大桥有10.8公里位于海上,海域线路长、工程量大、工程难度高,海上桥梁施工要应对雨季、大风、台风等恶劣天气。承建方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攻克了海上超长栈析、潮汐区围堰、大直径深水桩基、主塔索鞍定位等施工难题,创下“昆仑号”千吨级运架一体机等多项“中国造”之最,形成了矮塔斜拉桥索鞍快速定位施工工法等30余项科研成果。
荣誉
2021年12月30日,湄洲湾跨海大桥获评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建设意义
湄洲湾跨海大桥是福厦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乘坐高铁看海”的愿望有重要意义。湄洲湾跨海大桥是福厦铁路全线唯一一座40.6米箱梁桥,也是40.6米大跨度移动模架现浇梁首次在高铁施工中应用,该项成套技术在世界尚无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