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县草原,位于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涵盖若尔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壤塘四县区域,是中国五大草原之一。若尔盖草原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中西部和南部为典型丘状高原,海拔2400米至4200米,总面积3.56万平方千米。

1994年,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199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2年5月,若尔盖县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获批。2022年,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涉及4个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体布局黑河白河、贾曲河、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六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2023年4月,若尔盖花湖生态旅游区、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正式开园。2025年7月,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325平方公里,完成总目标的102%。

若尔盖草原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牧民主要以饲养野牦牛绵羊、马为主。草原东部为纯牧区,产唐克马、墨洼牦牛等优良畜种,西部为半农半牧区,可种植稞麦等农作物及油菜亚麻等经济作物,还有冷杉属云杉等木材资源,沼泽边缘还有名贵草药,是中国传统出口药材产区。草原境内有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等自然景观。

名称由来

水草丰茂的草原,是牦牛最喜欢的地方,藏语把牦牛喜欢的地方,称为“若尕”,音译为汉字,就是若尔盖县

历史沿革

1994年,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199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主要保护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植物。2008年,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之一。2017年,中央和四川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了花湖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关问题。若尔盖县推进花湖生态环保问题整改工作。

2022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专家技术团队在对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详实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编制了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同年5月,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方案获批。同年11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闭幕。大会明确,要通过建若尔盖草原等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进一步保护该地独有的泥炭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2022年,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涉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4个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体布局黑河白河、贾曲河、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六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工程开工以来,项目实施区内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态固碳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内农牧民年均增收2100余元,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2023年4月8日,若尔盖花湖生态旅游区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正式开园。2025年7月,若尔盖草原湿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39个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325平方公里,完成总目标的102%。项目实施区内植物种类由未经治理时的3种增加到21种,新增羚牛、东方白鹳彩鹮等动物10余种,越冬的大天鹅数量达150余只,黑颈鹤数量从400余只增加到2000余只。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若尔盖县草原位于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由若尔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截至2012年,若尔盖草原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若尔盖草原群山环抱,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中西部和南部为典型丘状高原,北部和东南部山地系秦岭西部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

气候

若尔盖草原属高原寒带湿润季风气候,根据地貌特征分为两种气候区:东部为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该草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春秋季短促,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10℃~12.7℃;风向多为西北风,风力可达到11级,9月下旬开始结冰,5月中旬完全解冻。

水文

若尔盖县草原的主要河流有白河黑河热曲,从南往北汇入黄河。其北部和东南部主要河流有白龙江、包座河和巴西河。若尔盖草原水源充足,河流蜿蜒曲折,牛轭湖星罗棋布。

土壤

若尔盖县草原气候寒冷湿润,蒸发量小且排水不畅,地表常处于过湿状态,利于沼泽发育,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沼泽面积达30万公顷,占全区面积的20%~30%,泥炭平均厚约1米,使其成为黄河上游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该草原沼泽率高,一般达20%~30%,其中黑河流域高于白河流域,两河流域中下游均多于上游;沼泽类型多样,在河滩、湖群洼地、阶地、无流宽谷及暗河宽谷等不同地貌部位相互连接,形成众多巨大复合沼泽体。草原土壤长期浸泡在水中且温度较低,以沼泽土为主,潜育化程度高,有机质氧化缓慢,部分地区分布大量泥炭。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沼泽趋于自然疏干,部分经人为改造可作为牧场。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若尔盖草原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锰、金等30余种。

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

若尔盖草原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分布有国家湿地保护区、黑颈鹤保护区、梅花鹿保护区。若尔盖县草原建立了若尔盖的辖曼、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曼扎塘、玛曲县的首曲、碌曲县尕海等自然保护区,以及若尔盖湿地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物种。

植物多样性

若尔盖草原生长着四川嵩草、藏嵩草、木里薹草以及长在水里的睡菜眼子菜狸藻等360多种植物。

动物多样性

若尔盖草原栖息着黑颈鹤、大天鹅、藏鸳鸯、东方白鹳、梅花鹿、小熊猫属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有黑鹳、白鹳、金雕等148种鸟类、39种兽类、15种鱼类、3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纲。除了野生动物,若尔盖县也是中国三大名马之首河曲马的故乡。

经济

若尔盖草原有天然草场121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978万亩,以饲养野牦牛绵羊和马为主;东部为纯牧区,盛产的唐克马属河曲马品系(全国三大名马之一),墨洼牦牛为优良畜种。西部为半农半牧区,有耕地8万亩,另有近53平方千米耕地,均适宜种植一年一熟的农作物,以生长期较短的稞麦为主,其次为小麦、豆类作物和阳芋等,受土壤、温度等条件制约,农作物亩产仅一二百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亚麻,还出产少量苹果花椒。该地区木材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139.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23.22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冷杉属云杉;沼泽边缘地带盛产麝香、虫草、川贝母、鹿茸、雪莲花等名贵草药,是中国传统出口药材产区。

交通

若尔盖草原历来是去甘抵青的交通要道,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北路重镇。它处在去河湟谷地,南下岷江大渡河或东出嘉陵江通达四川盆地的三角区域,交通和贸易地位重要。若尔盖草原有国道213、248、345线和省道217、445线贯穿全境。

人文

节日

度炯节

藏历每年五月初四的“度炯节”是山区人民表达他们对大山的崇拜和祈福的重要仪式。若尔盖草原求吉乡的人们,欢聚在山脚下,盛装歌舞。“度炯”在藏语中,是除毒之意。当地人认为,将这些山草熬制,再覆以毒虫,二者毒性相克,最终使得毒物转化,从而消灾避祸、驱除邪祟。

雅敦节

“雅敦”是“盛夏庆典”的意思,雅敦节自古以来就是若尔盖草原地区传统的安多民俗,有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并接受自然馈赠的内涵。每逢7月,当内地正值酷热之际,若尔盖草原恰是“春冬”与“夏秋”交接之时,这里绿草无垠、万花竞放、候鸟回归、碧水蓝天、牛马出牧、气候怡人,成千上万的民众不约而同带上帐篷和美食,到风景秀丽的草场和湖岸,或观光赏景、或竞马射箭、或载歌载舞、或相亲访友、或吃肉喝酒、或篝火锅庄,一派欢乐祥和。

赛马会

马是草原人民的伙伴和交通工具,赛马会一直被保留下来,成为草原地区藏民们最持久也最普遍的民俗活动。

美食

若尔盖草原处于藏区,饮食以藏族特色为主,如牦牛肉、血肠奶皮青稞酒糍粑酥油和酥油茶等。

工艺

藏族祥巴

藏族祥巴以传统唐卡色彩为主调,内容大多是表现当代的藏地生活,画面具冲击力和感染力,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吉祥娃娃

吉祥娃娃融合了藏族、羌族回族汉族的民族特色,服饰、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

主要景观

黄河九曲第一湾

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白河汇合,形成了“黄河九曲第一湾”。黄河水量30%在此补给,这里既是“黄河之肾”,也是“中华水塔”。

热尔草原

热尔草原,又称热尔大草原,藏语中“热”为经名,“尔”为“军”之意。相传吐蕃征服此地时,出征前念诵名为“热”的经文后出兵获胜,故得名“热尔”。

该草原纵横数十千米,地势平坦辽阔,距若尔盖县城45千米,地处若尔盖湿地腹心地带,是中国最平坦辽阔的湿地草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世界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其生物种群极为丰富,享有“宝贵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是世界上罕见的珍稀生物与动物种群聚集地、中国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最集中的主要繁殖栖息地。

花湖

花湖海拔3468米,为热尔大草原上的一个天然海子。春日花湖,冰雪消融;夏日花湖,水清岸绿,绿意无限延伸,湖畔五彩缤纷;花湖入秋,金黄满地。

草地

黄河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近2万平方公里区域,便是阿坝黄河大草原,它包括红原县若尔盖县、阿坝、松潘县等县的草原地带,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松潘草地”也即中国工农红军红军过草地”中的草地。

若尔盖草原是红军长征途中三过之地,也是长征史上的一段征程所在地——革命火种在此保留,包座激战在此发生,巴西会议在此召开,北上的方针在此促成。

泥炭沼泽地

若尔盖草原的沼泽湿地泥炭总储量达71亿立方米,50万公顷土地由沼泽泥炭构成,是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班佑寺,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8月底,红军前敌总指挥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在若尔盖召开“巴西筹粮会议”和“巴西政治局常委会议”;同年9月2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巴西政治局会议”;包座战役结束后,9月3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及中央重要机关迁至潘州一带。

相关荣誉

2019年11月,四川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批准若尔盖花湖生态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若尔盖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列为中国六大最美沼泽湿地之首。

相关作品

油画

1935年8月,历经十个月跋涉的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了若尔盖草原,红军过草地长征史上的重要篇章。

课文

小学课本里《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就发生在若尔盖县,它讲述的是红军过草地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想尽办法照顾三位生病的小战士,他将一枚缝衣针制成鱼钩,钓鱼煮野菜汤给他们补充营养,自己却舍不得吃,在饥寒交迫中牺牲。

你不知道的若尔盖!.腾讯网.2025-11-13

热尔大草原.若尔盖县人民政府.2025-11-13

概况.huahujingqu.2025-11-13

若尔盖大草原 草原特色.新浪旅游.2025-11-12

保护黄河源——若尔盖草原湿地见闻.四川经济网.2025-11-13

【影像】 若尔盖:黄河九曲第一湾,湿地花湖,若诗若画.四川省情网.2025-11-12

揭秘丨若尔盖国家公园,从设想到方案获批的32个月.人民网.2025-11-13

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3.25万公顷.四川省人民政府.2025-11-13

观鸟看日出,阿坝这两地已开园.四川文旅厅.2025-11-13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深入阿坝若尔盖大草原.人民网.2025-11-13

江河上游看变迁·阿坝②丨守护母亲河,阿坝州这样保护治理.四川频道.2025-11-13

继续加大保护力度 我国将实施30个重点湿地工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11-13

若尔盖,中国最美高寒湿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11-13

若尔盖草原盛夏雅敦节举行.中国日报网.2025-11-13

长征革命遗址、遗迹.若尔盖县人民政府.2025-11-13

四川新增11家4A级景区.中国经济网.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