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瓜(拉丁学名:Lagenaria sciceraria (Molina) Standl.)所属葫芦科植物南瓜族葫芦属植物。蒲瓜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瓠瓜、壶卢,亦称瓠子、葫芦、扁蒲、瓠瓜等。
蒲瓜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热带非洲、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国家及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蒲瓜为浅根系,侧根较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cm内,根的再生力弱。茎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长3~4m以上。卷须分叉,分支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心脏形或肾脏形,浅裂,叶缘有尖齿,叶柄长,顶端具腺体两枚,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单花腋生,偶有两性花;雌、雄花萼片和花瓣各5,被柔毛;雄蕊3,花药合生呈头状;雌花花柱短,柱头3,子房下位。瓠果扁圆、长圆或有束腰等形状,嫩果绿色。果肉白色肉质,胎座发达。老熟果肉变干,外皮坚硬,黄褐色,茸毛逐渐消失。单果重1~3kg。种子卵形,扁平,白色,千粒重125g左右。蒲瓜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生长期对温度反应因品种而异,长蒲瓜较圆葫芦不耐高温,最适于生长结果的温度为20—25°C。
蒲瓜味甘淡,性微寒,清热利尿,除烦解毒,润心肺。适用于消渴、烦热、肺热咳嗽、湿热、小便不利、尿道结石、恶疮、口鼻烂痛、疮痈不收口、黄疸等病症。
历史
7000年前西半球已有蒲瓜,原产赤道非洲南部低地。瓠瓜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热带非洲、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在中国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瓠瓜子出土,说明7000年前中国已食用蒲瓜,且在新石器时代已有葫芦形的陶壶器。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已有瓠瓜的记载。
形态特征
蒲瓜为浅根系,侧根较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cm内,根的再生力弱。茎蔓生,中空,上被白色茸毛,蔓长3~4m以上。卷须分叉,分支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心脏形或肾脏形,浅裂,叶缘有尖齿,叶柄长,顶端具腺体两枚,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单花腋生,偶有两性花;雌、雄花萼片和花瓣各5,被柔毛;雄蕊3,花药合生呈头状;雌花花柱短,柱头3,子房下位。瓠果扁圆、长圆或有束腰等形状,嫩果绿色。果肉白色肉质,胎座发达。老熟果肉变干,外皮坚硬,黄褐色,茸毛逐渐消失。单果重1~3kg。种子卵形,扁平,白色,千粒重125g左右。
主要分类
蒲瓜依果型可分为7类,包括水壶蒲、杓子蒲、长扁蒲(瓠子)、葫芦蒲(即葫芦)、海豚蒲、球形蒲、疣蒲。
分布范围
蒲瓜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热带非洲、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国家及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生长习性
蒲瓜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生长期对温度反应因品种而异,长蒲瓜较圆葫芦不耐高温,最适于生长结果的温度为20—25°C。对土壤适应性广,但忌积水,以土质疏松腐殖质多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宜,长瓠子根系浅而水平伸展于表土层深20厘米范围内,不耐干燥,以保肥保水力强的粘壤土为宜。而圆葫芦根系入土较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力较强,生长期长,果实大而产量高,要求肥水充足。
变种
根据果实形状可分为瓠子、长颈葫芦、大葫芦、细观赏葫芦和观赏腰葫芦5个变种:
果实长,嫩果供食,绿白色,柔嫩多汁,果肉白色。中国普遍栽培。按果形可分为长圆柱形和短圆柱形两类:长圆柱形瓠子果实长42~66cm,最长达1m,果实横径7~13cm,代表品种有南京面条瓠子、孝感市瓠子、广州大棱、长颈葫芦、安徽线瓠和杭州长瓜等;短圆柱形瓠子果实较短,长20~33cm,横径13cm以上,代表品种有江苏棒槌瓠子、湖北狗头瓠子等。
果实圆柱形,蒂部圆大,近果柄处较细长,嫩果食用,老熟后可成器。
果实扁圆形,直径20 cm左右。嫩果食用,老熟后可成器,如湖南株洲柿饼瓠瓜、江苏省‘扁葫芦和安徽无柄葫芦等。
果实蒂部大,近果柄部较小,中间缢细,嫩时可食,老熟者作容器,如浙江腰葫芦、青腰葫芦等。
果实小,长10cm,中部缢细,下部大于上部。观赏用,如观赏葫芦。
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蒲瓜一般长形种适于早熟栽培,作夏菜供应,其余大形种,较耐高温,适于晚熟栽培作伏秋淡季供应。早熟栽培:长江流域于3月上旬,中国西南地区和福建省于2月下旬一3月上旬,利用冷床育苗,清明节定植,5月中下旬即开始收获,盛夏前后采收完毕。大形种一般4月在露地直播,6月下旬开始采收,一直收到秋季,以适应淡季的需要。在广州市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早熟瓠子春播宜自12月至翌年1月,秋播宜7-8月,采收期分别为3-5月和9-12月,中熟瓠子长形种可于3一7月播种,6一9月采收供应。
2、整地施肥
蒲瓜根系较浅,结瓜期又不耐湿,应选择保肥水力强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壤土裁培,裁植前整地,深翻28一33厘米,做成畦宽连沟1.6米,中间开一条20—26厘米浅沟,每亩施入厩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草木灰150公斤,每畦种植两行,株距50-60厘米,亩栽1200-1600株。武汉地区行爬地栽培,哇宽2.3—2.6米,株距28-33厘米,亩栽700株。
3、适时定植
蒲瓜种皮厚,边缘具有茸毛,不易透:水,播种前宜先浸种催芽,每亩用种量,搭架瓜300克爬番薯150克。先将种子用50°C温汤浸种,使吸足水后捞出,按一份种子一份细砂拌匀,用湿布包好,置于25一30°C温度下催芽,每天翻动种子2--3次,经3-5天萌芽至米粒大小时即可播种,种子尖端向下,一一插入床土,上覆垃圾泥至盖没种子为度,出苗后至发生1一2片真叶即可移植,苗距9一14厘米见方,约经20天苗生长至有4-5片真叶时即可带土定植。晚播时可在本圃行直播,催芽后可先开穴或开沟,然后浇水点播。
4、整蔓搭架
蒲瓜主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一2节即生雌花,因此整蔓摘心是早熟丰产的重要措施,无论爬地或搭架栽培,主蔓必须摘心,促使早发子蔓或孙蔓,提早开花结果。
爬地栽培当主蔓长达50厘米时应开始压蔓,随后继续压2一3道,促使生不定根,并将主蔓摘心,使子蔓即可在其上第一、二叶腋生雌花,结瓜后,子蔓需要隔数叶才能再生雌花,所以当子蔓结瓜后,保留4-5片叶再将子蔓摘心,促使发生孙蔓即可任其生长结瓜。这样能增加密植度,提早结瓜,早熟高产。
搭架栽培一般采用长3米以上竹竿搭成人字架,再于人字架上用灰竹或粗草绳缚横竹竿2一3道,当主蔓长33厘米以上,把茎部侧蔓剪掉,使主蔓延竹竿向上生长。当主蔓生长1米时,进行第一次摘心,促使发生子蔓结瓜,当子蔓上已着瓜长达15-20厘米时,再于其上留4-6片叶行第二次摘心,促生孙蔓,其后即任其生长结果,达到早熟高产。
5、乙烯利处理
增加雌花 葫芦为雌雄同株异花,一般主蔓仅开雄花,很少或甚至不开雌花,在侧蔓才开始有雌花,为提早开雌花,增加产量,在定植还苗后,4一6片真叶时,早熟品种在叶面用140—150ppm乙烯利喷洒二次,每亩用药量35一40公斤,而中、晚熟品种则分别需用200-300ppm喷洒一次,就可使主蔓10-25节连续发生大量雌花,提早结果,改变结果习性而增加产量。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是起到改变性别作用,它本身不是营养物质,所以要配合增加肥水,地膜覆盖等措施,才能优质高产。
6、肥水管理。
蒲瓜结果多,需肥多,应在抽蔓前抓紧追肥,第一次在定植后7—8天,每亩施20%人粪水1000—1500公斤,经7—10天第二次,亩施30%人粪水1000—1500公斤,或化肥10--15公斤,第三次在抽蔓上架前亩施40%人粪水2000公斤,为结瓜打好基础,每次追肥后在穴旁中耕疏土一次,保持土壤疏松。蒲瓜虽喜湿润土壤,但南方春雨过多,生长不良,应注意排水,结瓜盛期如遇干旱,可5-6天浇水一次,保证果实充分生长发育。
7、适时采收
蒲瓜生长很快,在短短二个月内,平均每株可结瓜7一10个,故及时采收,以便减轻植株负担,促使上部后续瓜的生长,是高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蒲瓜幼嫩时淡绿色,密生白色茸毛,充分长大后皮色变淡而略带白色,肉质坚实富有弹性,此时胎座组织柔嫩,品质最佳,即应采收。早期气温低,花谢后经15—20天,旺果期约经11—14天可收嫩瓜,亩产早熟种2500一3000公斤,晚熟种3500—4000公斤。
8、留种
蒲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留种时从花谢后至充分老熟,需时间长达70-80天,因此,留种瓜的母株要选择生长强壮,结瓜早,节间密与瓜形大小一致,无弯曲,具有品种特性,无病株上的第二瓜、每株以留一个瓜为度,其余幼瓜全部摘除,使营养集中供种瓜用,如发现大田有苦瓜,留种时应选择无苦味植株,并行人工授粉,扎花隔离,留种。当皮色白绿带褐色,表皮斑点很明显时即可采收,后熟10-15天,把瓜挂藏待播种取出种子即可。
食用方法
蒲瓜炒猪肝
原料:蒲瓜一根,约500克,猪肝一盒约350克。红辣椒一个,蒜三瓣,盐一勺,鸡精一勺。料酒两勺,油三勺,玉米粉一勺,胡椒粉少许,水500升。
做法:
1、将蒲瓜刨去皮,切片。猪肝也切片(不用太薄),然后用料酒,半勺盐,半勺天然调味品,玉米粉腌上十分钟。辣椒,蒜瓣切片。
2、取一大锅,放入450毫升的水,烧开,放入猪肝,滚半分钟,捞出备用。
3、锅下油,将辣椒蒜片放入炒香,加入蒲瓜,炒三分钟,加小半碗水,煮5分钟。
4、将猪肝下锅,加盐,鸡精,胡椒粉。煮三分钟,尝一块猪肝,熟了即可。
蚕豆米烧蒲瓜
材料:蒲瓜1个,蚕豆米适量,糖适量,酱油适量,生抽适量,盐,胡椒粉
做法:蒲瓜去皮洗净切成滚刀块,蚕豆米洗净备用。锅里热油,放蚕豆和蒲瓜一起煸炒,然后放除了胡椒粉以外的所有调料,再加些水,烧至蒲瓜软烂,蚕豆米开花时,再放胡椒粉,煸炒一小会即可。
蒲瓜瘦肉海米鲜汤
做法:瘦肉用生粉,生抽和盐腌制;蒲瓜去皮去头尾;蒲瓜切滚刀块加入锅中。虾米洗净控水加入锅中;加入两片姜,加足水,开火煮20分钟。加入肉丸再煮10分钟;把瘦肉滑入,大火煮5分钟左右;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
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功用】清热利尿,除烦解毒,润心肺。适用于消渴、烦热、肺热咳嗽、湿热、小便不利、尿道结石、恶疮、口鼻烂痛、疮痈不收口、黄疸等病症。
【现代研究】本品含葡萄糖及多缩戊糖;鲜葫芦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蛋白质。有清热利水、止渴、解毒功效。葫芦素用于黄疸腹水,肾炎或心脏病水气浮肿及慢性肝炎腹水及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种子有润肠消炎作用,适用于肺炎、阑尾炎。
【用量、用法】每次200~500克。绞汁、水煎、煮熟食用。
【应用举例】(1)蒲瓜糖水:蒲瓜500克,冰糖适量。将蒲瓜洗净,连皮切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如常煎煮后,用冰糖调味饮用。适用于高血压、尿道结石、犬口炎、暑天烦热口渴等。
(2)蒲瓜100克,冬瓜皮50克,西瓜皮50克。将以上三味一并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如常煎煮,去渣饮汁。每日2~3次。适用于腹胀黄肿、小便不利、黄疸腹水、肾炎浮肿。此方利尿作用显著,多服、久服无副作用。
【注意事项】中焦虚寒者不可多食。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自然标本馆.2024-03-19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植物智.2025-09-07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自然标本馆.2024-02-05
苦蒲瓜有毒,你知道吗?--岱山新闻网.岱山新闻网.2024-02-05
蒲瓜的营养价值_吃蒲瓜的好处.凤凰新闻.2025-09-07
蒲瓜的做法有哪些.微信公众平台.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