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英文全称为“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英文缩写“LMU”。学校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通港西街298号,学校另有一处旧校区位于泉州市市区中山北路42号。黎明职业大学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学校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荣第七届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获评“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校园”。
黎明职业大学前身是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由许卓然、秦望山等社会贤达发起创办的黎明高级中学。后经过卓然小学、黎明学园等学校名称的历史变革。1984年9月,黎明职业大学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2015年,学校入选福建省现代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培训项目。2024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拟以黎明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本科层次黎明职业大学。次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拟同意设立本科层次黎明职业大学。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丰泽区校区、泉州市校区、洛江校区(在建)3个校区,设有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轻工学院、航空学院等9个二级实体学院,紧跟泉州产业布局建立9个特色专业群,开设专业49个。
历史沿革
1929年,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和马叙伦的倡导下,黎明高级中学开学,于右任理事,梁披云任校长。同年春天,黎明高级中学开学。
1930年,黎明高中成立泉州平民中学、民生农学校、卓然小学、爱群小学等。
1934年,黎明高中停办,黎明校友将原址改为卓然小学。
1980年由秦长江起草,赵祖培等7人签署的《倡辩泉州黎明学园申请书》被送到晋江地区教育局。
1981年,黎明职业大学创始人梁披云联系海外侨亲和原黎明师友,发起在黎明高中旧址上创办黎明学园。
1984年,在黎明学园的基础上,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黎明职业大学。
1981年,晋江地区教育局批准设立黎明学园。
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以黎明学园为基础创办黎明职业大学。同年9月,黎明职业大学开学。
1990年,学校开设4系12专业,设立成人教育部。
199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征用黎明职业大学新校址280亩建设用地。
2000年,黎明职业大学搬迁至东海新校区。
2005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评估,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8年,学校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3年,学校通过省级示范高职院校验收。
2014年,通过了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二次评价。
2015年,学校入选福建省现代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培训项目。
2016年,学校主导的福建省高职学院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获批建设。
2020年,黎明职业大学获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称号。
2021年,黎明职业大学建立“福建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
2022年,黎明职业大学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平安校园”。
2023年,黎明职业大学入选教育部1+X证书VETS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全国示范基地。
2023年12月,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黎明职业大学洛江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同意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2024年12月16日,福建省教育厅对拟向教育部申报“以黎明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本科层次黎明职业大学”设置事项予以公示。2025年5月22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拟同意设立本科层次黎明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丰泽区校区、鲤城校区、洛江校区(在建)等3个校区,设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新材料与鞋服工程学院、轻工学院、航空学院等9个二级实体学院、12个教学机构,紧跟泉州产业布局建立9个特色专业群,开设49个专科专业;开设新材料与应用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装备智能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2名、杰出教师奖1名,“万人计划”1名,教育部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6名;福建省优秀教师9名,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优秀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30名、专业带头人20名、高校“杰青”3名,省教育评估专家23名,省市高层次人才160名。
教学建设
黎明职业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采用集装箱和钢结构建设而成,总面积达3250平方米,获评福建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福建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创业益站、泉州青年创业基地。
黎明职业大学与博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博亚设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师生深入了解行业、就业见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现了校企协作育人的有效尝试。
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黎明职业大学牵头组建泉州市职业院校联盟,为福建省首批5个职业院校联盟之一。
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教材1种,“十三五”复核教材4种,新申报教材1种,担任第二主编的新申报教材1种。
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实用摄影技能》。
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系列特色课程:《生活美学---家庭插花与绿植》《无人机装调与操控》。
福建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志愿服务 党员先行——大学生党员“五位一体”培养教育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电子商务、风景园林设计。
省级创新创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等6门。
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新材料+”智慧教学实训基地和工业4.0数字化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等4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2月,学校现有国家“双高计划”专业群1个、省级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重点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开展28种证书27个专业的1+X证书制度试点。
交流合作
学校交流
截至2025年2月,发起成立中国职教学会21世纪海丝职教分会、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举办国际合作交流论坛,接待境外交流、培训团组,承办教育部、商务部、国侨办等海外青年文化交流和技能培训项目。全国率先在海外建设“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黎明海丝学院,携手本土优秀企业和境外教育机构输出“黎明标准”,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誉为“北有鲁班工坊,南有海丝学院”,在第10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首届世界中文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等会议作主旨发言,以福建省排名第一获推荐参评教育部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
截止至2023年5月,黎明职业大学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高校进行考察交流。
2023年12月,由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东华大学、黎明职业大学共同的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泉州市成立。
校企合作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携手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全国数字化纺织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海丝-智能建造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海丝跨境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泉州市石油化工产教联合体。牵头组建建筑、石油化工、外语教学等福建省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持建设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泉州市产教融合大平台,牵头组建泉州市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研究院、职业院校联盟;与福建火炬电子合作立项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与华为共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北斗开放实验室共建“北斗导航技术应用推广平台”,与安踏集团、钰齐集团、凤凰数媒等共建省级产业学院5个,是福建省首家上汽通用汽车ASEP校企合作项目院校。
与安踏集团、钰齐集团、凤凰数字媒体产业教育集团、华为公司、福建创享蓝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希嘉万维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省级产业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黎明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土建工程混凝土材料福建省高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校级科研创新平台:海丝商贸与文化旅游研究中心、差别化纤维及功能性鞋服面料研究中心、融媒体广告协同创新中心、绿色智能建筑改造与传统建筑活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鞋服产品结构创新与功能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泉州市工艺美术产品研发协同创新平台、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校级科研创新平台。
学术期刊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是由黎明职业大学主管、黎明职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时间为1989年,《黎明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国际刊号为ISSN 1008-8075,国内刊号为CN 35-1212/G4。
学报获得全国高职成高优秀学报荣誉,进入中国职业高等院校期刊 AMI综合评价“职院刊扩展刊”,排序第28,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华艺等数据库收录。
学术资源
1984年创立黎明职业大学图书馆,2002年搬入1.02万平方米的现图书馆大楼,馆藏纸质文献86.4万册,电子文献65万册。订阅中外文报刊近千种。设阅览座位1000余个,阅览室每周开放时间91小时。设有3个流通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报刊(过刊)阅览室。2003年引进了《中国期刊网》,随后相继增添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资源》、《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软件通”视频数据》、《网上报告厅视频数据》等数字资源。此外,每年还有部分试用数据库,以及自建特色资源库,如《黎明职业大学名人赠书库》、《林健民外文原版赠书藏书票鉴赏》、《黎明职业大学赠书管理系统》等。
学术成果
学校排行
2024年,在软科中国综合类高职院校排名中,黎明职业大学位列第23名。
校园文化
校训
黎明职业大学校训为“正直勤朴,善学强技”,知名诗人和教育家,黎明职业大学第一任校长梁披云为学校题写了“正直勤朴”四字校训。
校风
黎明职业大学校风为“崇德、尚技、团结、创新”,“德”即道德、追求和情怀,“技”即技术水平、技术能力和技术素养,团结一致,追求创新,培养“德技合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校歌
黎明职业大学校歌为《托起明天太阳》,校歌诠释了黎明职业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精神,激励着全校师生积极奉献、热爱学习、不断进步发展。
校标
校标包括校徽和徽章。
校徽采用圆形图案,中部采用朝阳、大海波浪等元素,大海波浪由“黎明”的简拼字母“LM”构成,波浪下部放置学校的建校时间“1984”字样。校标外圆周采用梁披云先生为学校的亲笔题字及学校的英文名字。
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印有梁披云先生亲笔题写校名的长方形证章,徽章规格为:5.5cm×1.5cm,教职工徽章为红底白字,学生徽章为白底红字。
校旗
行政管理
学校领导
更新时间:2024年4月
董事会
历任领导
学校校友
所获荣誉
1.全国性荣誉
2.省部级主要荣誉
3.示范辐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会发起单位、执行主任单位、秘书长单位;
中国职业大学(V9)联盟成员单位;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院校;
全国首个汽车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培训考核办公室;
4.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奖情况
学校校区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丰泽校区、鲤城校区、洛江校区(在建)3个校区。
鲤城校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中山北路42号。
丰泽校区位于泉州市丰泽区泉秀路通港西街298号。
洛江校区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白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