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英文名:Gannan Normal University;缩写:GNNU),简称赣南师大。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大南路,由江西省主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学校是中国首批红色文化弘扬基地、江西省首届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
学校前身为1958年6月的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16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1月,学校作为全省唯一高校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2022年1月,入选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校。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蓉江、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占地2200余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700余人。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学校有59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园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省“十四五”双一流潜力学科。截至2024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51.60万册,电子期刊33.02万册,学位论文1016.29万册,音视频224267.0小时。
赣南师范大学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48名。
历史沿革
赣南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正式成立赣南师范专科学校,此为赣南师范大学的前身。1959年5月,学校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1964年4月,学校更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赣南师专被撤销,学校一半面积被赣南纺织厂占用,教学用具和图书资料均被破坏;1969年11月,校名更改为赣南专区“五·七”教育学校;1972年1月,校名更改为赣南教育学校;1974年6月,校名更改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学校开始扩招新生,因教学用地严重匮乏,学校被迫在校农场、赣南师范、校本部三个地方进行办学。
赣南师范学院
1984年正式改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并且经由教育厅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03年获得学术硕士授予及培养资格。2009年成功获得专业硕士学位培养资格。
赣南师范大学
2016年3月,经由教育部批准赣南师范学院改名赣南师范大学。2022年1月,学校入选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校。学校高度重视开放办学,积极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024年11月15日,与定南县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办学协议签订仪式举行,双方将携手在定南县境内实施“2+1”合作办学项目,建设足球现代产业学院(足球学院)、安全应急现代产业学院(安全应急学院)和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筹建赣南师范大学(定南校区)。
2025年4月2日,安远县人民政府与赣南师范大学举行校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4月30日,赣南师范大学与东莞市中启教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建人工智能教育卓越工程师学院签约仪式举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开设59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一批先进典型。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2个学科入选省“十四五”“双一流”潜力学科。
参考资料: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大学建设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列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范围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第二级认证。
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国家级教学平台5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建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获教育部首批“四新”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24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8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泰国等10余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江西省首个音乐学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承建了我国在西非的首个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现有招收来自俄罗斯、泰国、孟加拉国、塞拉利昂、摩洛哥等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60余人。受国家汉办委派赴亚、非、欧、美等四个洲11个国家18所孔子学院开展文化巡演活动。获批建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举办了江西省首个教育部音乐学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招收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余人。
2022年9月21日,科技部农村中心会同江西省科技厅与赣南师范大学等13家协作单位签署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
赣南师范大学2023年1月组织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寒假访学。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校际交流合作,赣南师范大学于2024年寒假组织赴英国考克大学寒假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赣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6月,2003年5月图书馆主体随学校主体一起搬迁至黄金校区。馆舍总建筑面积为3.6万余平方米。馆内设有教师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期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古籍馆、方志馆、国学典藏馆、地域资源馆、师范教育特藏室等10个阅览室和7个大型自习室,阅览座位达3400余席。
截至2024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51.60万册,当年新增23939册,生均纸质图书95.68册;拥有电子期刊33.02万册,学位论文1016.29万册,音视频224267.0小时。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99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310.47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85.83万篇次。
学术期刊
截至2025年6月,赣南师范大学共创办了《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红色文化学刊》2个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建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家具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创办了全国高校首个专门研究红色文化的学术刊物《红色文化学刊》。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
学校排行
在2023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赣南师范大学位列第277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赣南师范大学位列第248名。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赣南师范大学位列第248名。
校园文化
胸徽
赣南师范大学胸徽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为红底、黄字,学生为蓝底、白字。
校徽
赣南师范大学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青出于蓝胜于蓝。外圈标校名“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内圈为3个木铎与祥云组成的“人”字形,“精气神”3字小篆变形,像脉络贯穿“人”体,以此说明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文化深入人心,构成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建校时间“1958”置于徽标中央,意指学校木铎金声发于1958年。
校旗
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图案由校徽、校名组合构成。校旗正上方为学校校徽,下方为校名“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校风
学校校风为“崇德,尚学,求实,创新”。
精神
学校的大学精神为以“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
社团文化
截至到2023年11月,学校当前共有61个学生社团,年均社团活动超200场。
2022年5月14日,赣南师范大学第八届学生社团文化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暨游园活动在五四广场举办。本次活动共有24个学生社团参与静态展示,5个社团进行动态表演。通过节目表演、游戏互动、知识科普等形式,活动呈现了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成果。
2023年3月11日,学校大学生葫芦丝爱好者协会联合赣州市音乐家协会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在章贡区桢爱养老院开展了“学雷锋、献爱心、颂美德”关爱演出活动。据了解,此次演出活动旨在响应相关要求,协会通过精心策划,组织了此次演出,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关怀。
2023年4月22日,赣南师范大学第二届社团音乐交流会在学校五四广场举行,吸引了近500名观众观看。本次音乐交流会由音乐学院主办,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吉他社、大学生赣南采茶戏传承协会、大学生葫芦丝爱好者协会以及大学生红井水合唱团联合承办。活动聚焦于社团文化的推广,展现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同时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建有蓉江、章贡、白塔(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占地2200余亩。
蓉江校区
赣南师范大学蓉江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位于赣州市师大南路1号。
章贡校区
赣南师范大学章贡校区是一所独立院校,称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校识别码为4136013439),上级主管部门是江西省教育厅,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校址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61号。
白塔校区
赣南师范大学白塔校区是一所科技园,位于赣州市狮子岩大道。
校友情况
参考资料:
注:统计时间:2023-04-25
校园风貌
所获荣誉
2017年,赣南师范大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获得优秀师范学校称号。
2019年,赣南师范大学获得“2019年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赣南师范大学获得“2022年度江西省节水型高校”荣誉称号。
2023年,赣南师范大学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管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位列同类高校第一名;学校领导班子被评为2023年度省管领导班子优秀等次。
2024年4月,赣南师范大学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管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