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英文名称:Ningxia University,英文简称:NXU),简称宁大,坐落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理、工、农、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宁夏大学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科大学。1962年,三院合并正式成立宁夏大学。1970年,宁夏医学院分出。1971年,宁夏农学院分出。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原宁夏工学院、银川师专(含宁夏教育学院)合并;2002年2月,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2008年,入选国家“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列;2014年4月,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成立;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8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区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校建设名单。2023年5月,宁夏大学发起成立宁夏国际中文教育协作联盟;9月24日,中阿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研究院正式在宁夏大学挂牌成立。2024年5月20日,宁夏发展改革委批复宁夏大学朔方校区1号学生公寓项目初步设计。
宁夏大学由贺兰山、怀远、文萃、朔方、金凤、中卫六个校区组成。截至2025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达3084.76亩,教学实验农场2050.18亩,校舍建筑面积95.8万平方米;有在校教职工2726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668人,研究生7644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2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学校共计35个教学单位,设有84个本科专业,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宁夏大学位居第134位。
历史沿革
前身
宁夏师范学院
1958年9月,宁夏师范学院成立,开办中文、历史、数学三个院系。1959年,学校增设化学系、物理系和俄语系。1960年4月,经自治区党委决定,宁夏师范学院被确立为全区重点高校。同年, 学校搬迁到新市区校舍。1962年,学校增设政史系。
宁夏农学院
1958年9月,宁夏农学院在银川市西门外民族公学旧址(即现在的银川警备区)成立,开办了农学和畜牧两个专业。1960年2月,学校增设农业机械化专业。1961年8月,学院全部搬至银川市新市区宁夏师范学院新校址。
宁夏医学院
1958年,宁夏农学院成立。1960年冬,学校部分师生迁至银川师范学校(现银川市中山公园东北部)上课。1961年,学院迁至银川市西门外(现银川军分区)。1962年夏,学院院址从银川西门外迁至银川市南郊陈家寨“宁夏卫生学校”院内。
宁夏大学
1962年8月24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决定,将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农学院和宁夏医学院三校合并为宁夏大学;9月8日,国务院根据国家教育部意见对宁夏高等学校调整方案予以正式批复;9月30日,宁夏大学正式成立。1970年1月,经自治区革委会决定,学校医科从宁夏大学分出,成立宁夏医学院,农科与永宁农校合作,成立宁夏大学分校。1971年,宁夏农学院从宁夏大学分出,单独立校。1982年,宁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1997年1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工学院、银川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含宁夏教育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
2001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同意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宁夏大学。2002年1月16日,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政法学院三个试点学院挂牌成立;2月,宁夏大学与宁夏农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宁夏大学。2003年10月,宁夏大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8月,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挂牌成立、机械工程学院挂牌成立。2004年,宁夏大学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5月,经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学校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培养干部。2006年2月21日,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批准宁夏高校(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3月宁夏大学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7年6月5日,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
2008年8月,宁夏大学校友会成立;9月,宁夏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校。2010年12月,宁夏大学校音乐学院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基地。2011年9月,宁夏大学阿拉伯学院正式成立;11月,宁夏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2012年5月,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暨宁夏葡萄酒协会成立;11月,学校被批准成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4年6月,宁夏大学获批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8月,成立了中卫校区;10月,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1月,宁夏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正式成立。2015年,宁夏大学荣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2016年5月,信息工程学院成立。2017年,学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学校升格成为教育部与自治区合建高校。2021年4月,宁夏大学加入“西部高校青年宣讲联盟”。同年6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年12月,“宁夏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现代产业学院”“宁夏大学枸杞现代产业学院”挂牌成立。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学校建设名单。同年7月,学校成立前沿交叉学院。
2023年3月,宁夏大学获批自治区级教材建设研究基地。同年5月,宁夏大学发起成立宁夏国际中文教育协作联盟。9月24日,中阿大学联盟交流机制中方研究院正式在宁夏大学挂牌成立。27日,该学校在怀远校区逸夫图书馆举行宁夏大学古文献保护展示中心、古文献特藏库揭牌仪式。2024年5月20日,宁夏发展改革委批复宁夏大学朔方校区1号学生公寓项目初步设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共设有35个教学单位,8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1月,宁夏大学共有在校教职工272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12人、青年学者4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4人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7人入选自治区“塞上英才”,3人入选自治区“塞上名师”,6人入选自治区“塞上文化名家”,2人入选自治区“塞上农业专家”,1人入选自治区杰出科技人才项目,32人入选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项目,10人入选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57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110人入选自治区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培养项目,38人入选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托举人才培养项目。有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30个,自治区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宁夏大学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和“民族学”部区合建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中国少数民族史”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8个,“十三五”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8个,“十三五”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5年1月,宁夏大学有本科专业84个,其中2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试点专业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4个专业通过国家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共同建设牵头高校,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
教学成果
2023-2024学年,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854项。其中,国际级奖励30项,国家级奖励290项,省部级奖励534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奖402项。其中,国际级奖励32项,国家级奖励81项,省部级奖励289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25篇,发表作品数46篇,获准专利(著作权)39项,参加国际会议1人次。大学英语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分别为67.28%、16.81%,体质测试合格率89.51%。在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生获得主体赛金奖1项、铜奖4项,并获得“优胜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中,学生斩获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5项。
交流合作
学校交流
截至2025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先后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与阿联酋迪拜大学合作建立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国家首座孔子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建立对口合建“5+N”校际合作关系,与宁夏五市及区县/企业建立“5+N”校地、校企政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深度融入主流“学术圈”,深度融入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生接收院校,是宁夏地区唯一的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自1992年招收留学生以来,先后有40多个国家4000多名留学生来校学习。
校企合作
宁夏大学积极对接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为途径,以服务社会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截至2025年1月,学校先后与自治区5个市、1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派出了百余名科技扶贫指导员、专家服务团、“三区”科技人才和岗位科学家,并建立了“草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联盟。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宁夏大学图书馆拥有各类数据库资源116个,电子图书本地镜像47万种、远程访问近300万种。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平台、维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外索引数据库包括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SCI、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教育视频资源包括中国名校精品课程数据库、世界名校精品课程数据库、中国探索教育视频、美国探索教育视频等。公共教育学习资源包括英语口语训练资源库、IT多媒体资源服务平台等。图书馆藏有历代古籍和再造善本古籍近5万册,其中《汉石例》《香南精舍金石契》《河东先生集十五卷》3种善本先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2024年12月,图书馆有阅览座位5469个,电子图书227万册,纸质图书222.5362万册,其中2023年新增纸质图书46779册,生均纸质图书62.24册。
学术期刊
1997年,宁夏大学成立宁夏大学学报编辑部。2003年,宁夏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名为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学术期刊中心共有《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工程技术学报(中英文)》《农业科学研究(中英文)》4个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中宣部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国家级智库)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企创新联合体8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36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5年1月,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603项;获各类科研奖励成果53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5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354篇,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5项,宁夏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3项,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9项。2020年以来,179项技术成果顺利转化。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学校排行
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宁夏大学位居第167位。
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宁夏大学位居第149位。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宁夏大学位居第128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宁夏大学位居第134位。
校园文化
校训
宁夏大学的校训是“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尚德——《论语》:“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崇德向善,志存高远。情怀高洁,人格健全。
勤学——《韩诗外传》:“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专心致志,自强不息。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求是——《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穷本溯源,辨伪存真。
创新——《周书》:“创新改旧,方始备焉。”奋发有为,革故鼎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学校精神
宁夏大学精神为“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
校徽
校徽外形为圆形,校徽中的“宁夏大学”四字的字体采用建校初期使用的毛体,体现宁夏大学的办学历史。中心图案形寓“宁大、人文”四字,从左至右看似汉字“宁大”二字,从上至下看又似“人文”二字。“人”与“文”字形代表人文、人本、文化、文明的理念,同时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图形中三重笔画的“人”字形含“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宁”字形还表明学校所在地宁夏。校徽取墨绿色为底,象征着勃勃生机与欣欣向荣。
校歌
《我们是年轻的大学生》
作词:陈育宁 作曲:程牧
心中装着无数的梦想,
憧憬那远大的志向。
我们聚集在贺兰山下,
为的是重振西部的辉煌。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肩负起明天的希望。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用青春谱写人生的华章。
探索的征程从校园启航,
奋斗的事业在这打桩。
我们珍惜分分秒秒,
为的是民族期盼祖国的荣光。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肩负起明天的希望。
尚德勤学,求是创新,
用青春谱写人生的华章。
社团文化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宁夏大学共有六个校区,分别是贺兰山校区、怀远校区、文萃校区、朔方校区、金凤校区和中卫市校区。
贺兰山校区位于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该校区有化学化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法学院、阿拉伯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林业与草业学院、农学院、葡萄酒与园艺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
怀远校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该校区有民族与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数学统计学院等学院。
文萃校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539号。该校区有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学院。
金凤校区位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656号,该校区有继续教育学院、民族预科教育学院。
朔方校区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6号。
中卫校区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平安西路37号。该校区有前沿交叉学院等学院。
校友情况
教育界
商界
艺术界
校园风貌
学校有金波湖,桃李园,文翠湖等自然风光,有文化广场,凌云广场,科技大楼,怀远校区图书馆等建筑群。截至2025年6月,宁夏大学一共有72科,165属,237种植物,如叉子圆柏,枫糖,石竹,节节草,白皮松,油松。
所获荣誉
1994年12月,学校获评银川市文明单位。
2007年8月,学校获评全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2月,学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
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高校。
2014年5月,学校获“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院校”称号。
2015年,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学校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学校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2021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
2023年3月,学校获得2022年度政府采购先进高校。
2023年5月,学校被授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称号。
2023年5月,学校2022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优秀等次。
2023年5月,学校获评2022年度全区就业工作典型示范高校。
2024年3月,学校获评2023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工作示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