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英文译名为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英文缩写为GDUE),简称“广东二师”,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直属的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还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5年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学校改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立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1990年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正式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5年6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为50余万平方米。学院有专任教师906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6248人。学校设有19个教学院系和24个研究机构,开设44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423名。
历史沿革
广东教育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前身为广东行政学院,1955年创办,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校,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
1970年停办,学校主体下放到肇庆地区新兴县,创办了肇庆地区师范学校和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得以复办。
1981年广东教育学院从肇庆市迁回广州办学,1982年被确立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年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2010年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学校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首批设置5个本科专业。学校于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该校成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同年,该校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设有19个教学院系和22个研究机构,开设4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
附属机构
师资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906人,其中高级职称234人,博士、硕士学位769人,有11人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项目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有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14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3人、省督学3人。受聘其他大学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教育学、数学、生态学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含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2个,在最近两届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获批“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广州市院校就业创业e站”。
教学成果
2020年3月,学校在2019年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重大突破,共获得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2020年9月,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2020年度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学校共有40个项目获批国家级、省级立项。其中《大湾区背景下珠三角传统渡口的转型升级研究:以虎门渡口为例》(指导老师刘桂奇)等10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立项,《学前融合教育主题式课程研发——以艺术领域为核心》(指导老师贺菲)等30个项目获批“省级创新训练项目”立项。
2021年9月7日,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表格中资料来源
对外合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波兰热舒夫大学等10多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或合作办学协议,同时与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展了“3+1”和“2+2”学分互认模式的联合办学项目。学校与广州市、汕头市、阳西县、陆河县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22所附属学校;与广州市白云区合作成立省内首个小初高全学段覆盖的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与阳江市阳西县合作共建省“双百行动”中第一个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西教育集团;与汕尾市陆河县合作共建共管省内首个全学段整县域校地合作优质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陆河教育集团。
以上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拥有图书馆2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25713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1778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47.8万册,当年新增纸质图书数量27336册,生均纸质图书73.28册;学校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加强数字文献资源建设,加大中英文电子资源采购力度,引进中国知网、Springer电子期刊等中外数据库19个,拥有电子期刊20.29万册,学位论文620万册,音视频153000小时。
学术期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双月刊,1988年获得公开版号,原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由于学校改制更名,2011年改为现名。根据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438,在285种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06,复合总被引频次547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89,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23.362,位居Q4区。根据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438,在61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337,复合总被引频频次547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189,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0.365,位居Q3区。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6个省级研究基地,其中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岭南文化研究基地;8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4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
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母语教育与研究基地、基础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
省级技术研发平台: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材料与节能减排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学术成果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近5年来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取得授权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成果100余项;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各1项。学校主办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六届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排行
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12名。
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位列第423名。
校园文化
校训
“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表达了学校的师范教育特色,提醒全校师生要自觉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校徽
校徽整体以绿色为主,中间的图案是“师”字的反白图形,取“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同时也是篆体“水”字的变体,代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坐落在珠江之滨。数字1955是学校创立的时间,图案外部的圆圈内写有学校中文名和英文全称。
校歌
《广东第二师范校歌》
作词人:刘劲予
作曲人:陈述刘
云山晨风送来书声琅琅
珠江晚霞启亮智慧之光
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你是教师成长的摇篮
你是校长成才的殿堂
勤勉治学 苦读锐进
进德修业 为人师表
师生们 师生们
努力!努力!
高扬我们远大的理想
歌唱我们未来的辉煌
云山晨风送来书声琅琅
珠江晚霞启亮智慧之光
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你让个性和才智全面发展
你让科学和人文比翼飞翔
勤勉治学 苦读锐进
进德修业 为人师表
师生们 师生们
努力!努力!
高扬我们远大的理想
歌唱我们未来的辉煌
师生们 师生们
努力!努力!
高扬我们远大的理想
歌唱我们未来的辉煌
我们未来的辉煌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0余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
海珠校区
海珠校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351号,占地200多亩,设有教育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体育学院等院系。
花都校区
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0号,设有中文系、外语系、政法系、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数学系、美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音乐系等院系。
校友情况
校园风貌
田家炳大楼
由田家炳先生出资建造,早期用于校长培训,后用来举行大型活动。
田家炳体育中心
由田家炳先生出资建造。
所获荣誉
2021年获批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2021年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
2022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龙湖附属中学教育集团被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为第二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
2022年4月29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获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4月29日,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授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化学专业2018级A班团支部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荣誉称号;授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教育专业2018级C班团支部2021—2022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2023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被遴选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培育创建单位。
2024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阳西教育集团作为乡村教育振兴与省“双百行动”典型案例被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双百行动”专班工作简报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