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预警机

E-3预警机(英语:Boeing E-3 Sentry AWACS;代号:E-3),别名望楼、哨兵,是波音公司根据美国空军“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英文缩写AWACS)计划研制的全天候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具有下视能力及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能力。

E-3预警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当时由地面预警雷达和预警机EC-121预警星组成的警戒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国土防空需求,所以美国空军需要新的警戒系统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为此专门于1965年成立了空中预警与控制系统计划办公室。1973年,在众多竞争者中,美国空军选择了波音公司,由其对E-3预警机进行全面研发;1977年3月,首架E-3预警机交付美国空军,至1992年生产线关闭之前,总共生产了68架。1994年开始,美国空军开始着手对E-3预警机的延寿计划,以提高E-3预警机的作战能力和可靠性。全机长46.61米,高12.6米,翼展44.42米;动力采用4台普惠TF33-PW-100A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93.4千牛;最大飞行速度853千米/小时;最大航程7400千米。其特别之处在于后部机身上方安装了AN/APY-1“飞碟”雷达罩,该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内部安装有雷达天线系统。这一雷达系统能够帮助E-3完成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雷达监视任务。

E-3预警机服役后,参加了科威特伊拉克巴尔干半岛和阿富汗等重大军事行动,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它的价值。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防空警戒体系是由地面预警雷达预警机EC-121预警星组成。60年代初,由于轰炸机速度的提高,低空突防方式的广泛采用与远距离空对地导弹的出现,原有防空警戒系统无论从预警距离、预警时间、还是从搜索低空目标的能力来说均已不能满足需要。

从1962年起,美国空军开始考虑发展新的警戒系统,并研究了这种飞机在战术空战中作为空中监控与指挥站的可能性。1963年,美空军防空司令部与战术空军司令部提出对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的要求。1964年,美空军系统司令部在分析当时的雷达技术水平后开展了“下视雷达技术”计划。1966年3月签订雷达技术鉴定合同,1967年决定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经两轮对比试飞的筛选,于1973年选取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雷达。

研制历程

“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合同于1966年4月签订,通过方案竞争于1970年选取了波音公司的方案。首先由该公司用波音707-302B型民航机改装两架试验机,用于试验机载电子设备。试验机代号为EC-137D,于1972年2月7日首次试飞。首先对比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的雷达,然后用3年时间对雷达、数据处理、显示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各分系统的样机验证试飞与全系统的综合试飞。随后又以波音707为基础研制了3架E-3A的原型机,1973年E-3A的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用这些飞机对生产型电子设备进行了飞行试验。

装备历程

1977年3月,第一架生产型E-3交付使用。到1978年5月,由首批8架飞机形成了初步作战能力。到1984年6月,34架E-3(含3架原型机)全部交付完毕。这些飞机在美国本土、欧洲远东等地进行过多次演习。按计划,这些E-3中的1/3驻扎在国外,作为防空警戒与战术空军的空中指挥机,其余驻扎在美国本土,用于本土防空和作为后备力量。

1977年3月,第一架生产型E-3交付使用。到1978年5月,由首批8架飞机形成了初步作战能力。到1984年6月,34架E-3(含3架原型机)全部交付完毕。这些飞机在美国本土、欧洲和远东等地进行过多次演习。按计划,这些E-3中的1/3驻扎在国,作为防空警戒与战术空军的空中指挥机外,其余驻扎在美国本土,用于本土防空和作为后备力量。

升级方案

1996年,美国空军为了资助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机队自成立以来最全面的升级,空军要求在FY-97中投入3.46亿美元2.88亿美元用于采购,5800万美元用于研发一系列AWACS改装,包括Block 30-35 mods、扩展哨兵和雷达系统改进计划(RSIP).雷达系统升级方案(RSIP)由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共同开发,加强E-3的电子反制措施和系统可靠度、可用性、维护性,软硬件的提升加强了侦测目标的能力尤其是那些低雷达反射度的物体(如导弹、匿踪涂料物体),增强电子反反制来对抗现今威胁的能力,雷达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R&M)以内建在控制面板和维修面板的嵌入式测试装置来达成。

升级利用多普勒脉冲纵波增加资料采样率、处理范围、速率分辨率,减少讯号完成时间,新的讯号处理算法加强敏感度和明确范围判定,也加强雷达设定和监控。(rsip)方案是多方面的跳跃式进步,为了在更远距离侦测和追踪更小的目标,好比给雷达加上了望远镜。加强雷达硬件的可靠度和可维护性能够减少备品数量和维修时间。控制和处理算法可以防止敌人用电战反制系统或欺敌假目标。

美国军队在2004会计年度完成了升级,法国在2005年完成。

技术特点

E-3预警机是用大型运输机波音公司707-302B作为载机进行研制的。它共有A、B、C、D4个型号,具有预警和指挥控制双重功能,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技术最复杂、价格最昂贵的一种飞机。它具有下视能力,能够搜索、监视陆、海、空各种目标,引导己方飞机进行空战。

E-3预警机最大平飞速度达853千米/小时,值班巡逻时间可达6小时。在9000米的高空时,其探测距离可达483~644千米,能覆盖30~5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雷达天线每10秒钟扫描360度,为全方位扫描,一次全方位扫描可发现和识别600个目标,能实时处理300~400个目标。1架E—3A预警机可以跟踪几百架飞机,并能识别出编队飞行中的单架机,并能显示其机型、高度、速度、航迹等,它还能监视地面坦克、战车的调动及地面雷达、导弹的部署情况,使指挥员获得任何可能威胁到己方的全部信息。

机型结构

E-3预警机的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与波音公司707-320B基本相同,但加强了机身以便安装支持雷达天线罩的两根支柱。舷窗与舱门重新设置,加强了地板并进行了核电磁脉冲屏蔽和防生化武器改装。

E-3预警机机背上的雷达罩是E-3预警机在外观上与其他飞机相比最特别的地方。该雷达罩直径9.1米,厚度1.8米,用两个支柱支撑在离机身3.3米高处。内部安装有雷达天线系统,这一雷达系统使E-3预警机能够提供对大气层、地面、水面的雷达监视能力。对低空飞行目标,其探测距离达320千米以上,对中空、高空目标探测距离更远。雷达系统上的敌我识别分系统具有下视能力,并能抗地面杂波干扰。而其他一些雷达在这种条件下无法去除干扰。

动力系统

翼下吊舱内装4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TF33-PW-100/100A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93.4千牛(9525公斤),驾驶舱后上方有空中加油受油口。

座舱设计

第一批生产型可载17名乘员,其中驾驶员4名,系统操作员12名。后者分别负责操作通信设备、计算机、雷达和9台多用途控制台,另有值勤军官1名。在上层机舱内,由驾驶舱向后依次排列有:通信设备机柜与通信操作台,数据处理设备机相与计算机操作员工作台,3个一排的9台多用途控制台,值勤军官工作台,雷达接收机与雷达操作员工作台,以及信号处理机机柜。机尾处是乘员休息间和备用救生器具存放柜、机舱前部计算机工作台左侧有跳伞投放机构。原波音707前货舱处经改装后装有飞行控制设备机柜,通信设备机柜,中心配电盘,直流电源机枢和救生伞柜。后货舱改装后装有雷达发射机和辅助动力装置,舱壁上开有辅助动力装置进气口。参加海湾战争的E-3预警机乘员增为机组4人,系统操作员19~29名。

航电系统

E—3预警机预警指挥设备由雷达、敌我识别、数据处理、数据显示、通信、导航等6个分系统组成。能以脉冲和脉冲多普勒两种体制监视目标,并有6种工作方式。搜索雷达可以满足下视、超地平线远距搜索、海上目标搜索和干扰源方位测定等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

控制系统

一套液冷系统,用于冷却雷达发射机,一循环式空调系统与一闭回路冲压冷却式空调系统用于乘员和电子设备的空洞。发电机容量为600千伏安,后货舱内有辅助动力装置。有两套不连通的独立液压系统;应急时,每一套系统都能满足操纵飞机和驱动旋转雷达天线罩的需要。

机载设备 

机载设备可分成搜索雷达、敌我识别器、数据处理、通信、导航与导引和数据显示与控制6个分系统。

雷达

E-3预警机采用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I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主要由尺寸为7.3x1.52米的平板隙缝阵天线、雷达发射机、雷达接收机与数字式信号处理机组成。可选用脉冲或脉冲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或低脉冲重复频率、垂直扫描或不垂直扫描、主动或被动等多种工作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条件把360°方位圆划分成32个扇形区,分别在每一扇形区内选用恰当的工作方式组合,排出雷达扫描工作程序,以适应下视、超地平线远程搜索、海上目标摸索和干扰方位测定等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雷达有主波瓣窄、旁瓣低、有跳频、多脉冲重复频率、动目标显示等技术特点,有效地抗御电子干扰。雷达天线罩是椭圆形截面,直径9.1米,厚1.8米。中央段为铝蒙皮加强肋结构,下方通过转台结构和两根支柱固定在后机身上。在转台上有转动轴承和电器与波导管旋转关节系统。雷达天线、敌我识别天线、高速战术情报数据传输天线、雷达天线冷却系统、雷达罩空调系统和玻璃钢天线罩等均固定在中央段上。雷达工作时,旋转天线罩由液压驱动,每分钟6转;雷达不工作时,每分钟1/4转,以保持轴承的润滑。

敌我识别器

E-3预警机敌我识别器以卡特勒·哈默公司研制的AN/APX-103询问机为基础的高方向性询问一接收编码式敌我识别系统。其天线与雷达天线背靠背地安装在雷达天线旋转罩内。其询问与接收信号均经信号处理机由中央数据处理机控制。通过该系统能获取装有编码应答机的目标的方位与距离信息。敌我识别系统在一次扫描中能询问200个以上装有应答机的空中、海上或陆上目标,给“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指挥官以完整的陆、海、空力量配置情况。

通信系统

E-3预警机通信系统装有14种高频、甚高频、超高频通信设备,以确保E-3对E-3、对空、对地和应急通信。在第三批批生产飞机中加装三军通用的时分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导航与导引系统装有两套德尔科公司的轮盘木马IV惯导系统,诺斯罗普公司的ARN-四奥米加导航设备和瑞安公司的APN-200多普勒导航仪,综合导航误差不大于3.7千米。

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

E-3预警机数据显示和控制系统主要由数据显示控制器、多用途控制台、电脑键盘和辅助显示器组成。多用途控制台用48厘米显像管显示目标与背景信息,如地图、界标、距离圆等。通常在显像管下方用20%的空间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目标的速度、距离等信息,如果所显示的是己方飞机,还可以显示其所执行的任务。显示有正常与放大32倍的两种倍率,后一种倍率可用于监控和指挥多架战斗机的格斗空战。

数据处理系统

E-3预警机数据处理系统能记录、存储和处理来自雷达、敌我识别器、通信、导航和导引系统以及其它机载数据搜集和显示系统的数据。其核心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4Picc-1计算机和与之相配套的接口设备与存储-重读设备。该分系统的处理速度为110万次/秒,最大输入/输出数据率为71万字/秒,主存储器容量为65.57万字,大容量存储器容量为120.42万字,有故障自检能力。

导航系统

E-3预警机导航系统装两套“轮盘木马”Ⅳ惯导系统,ANR-99奥米加导航仪,ANP-200多普勒导航仪,

性能数据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

E-3预警机已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采用,该组织以20亿美元的费用引进18架E-3,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防空预警系统。由于在设想的欧洲空战中,飞机密度比美国原设想的高,因此该型须加大目标处理能力,并改装抗干扰通信系统。

此外,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订购5架E-3A,于1987年交付完毕。英国订购7架,法国订购4架,于1989~1992年间交付。到1991年共交付59架E-3。法国采购价格为1.833亿美元/架,英国采购价格为2.06亿美元/架。

日本也提出来购买E-3预警机,因波音707已停产,改为采用波音767机体和E-3的电子设备,这表明原E-3的生产已告终止。

实战运用

E-3预警机第一次崭露头角是在1977年一次军事演习中。在历时50分钟的空战中,它探测到274架“入侵”飞机,并引导134架飞机进行拦截,取得圆满成功,被称为是战斗力的倍增器。E-3自服役后陆续参加了美国入侵格林那达、空袭利比亚巴拿马共和国、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在海湾战争期间,参战的19架E-3随时保持3~5架在空中值班,执行了超过400项任务,时间长达5000小时,与其他指挥机构、预警指挥机一起保障了多国部队12万架次的战斗飞行。在40余次的空战中,E-3参与了38次,引导战斗机击落39架伊军战斗机。在科索沃战争中,E-3在战区上空巡逻,指挥F-16战斗机击落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米格-29战斗机。

海湾战争中共有11架E-3预警机被派到波斯湾执行空中预警指挥任务。在“沙漠风暴”期间共飞行448架次,5546飞行小时,指挥控制了9万架次飞机的飞行,平均每天2240架次。不仅向战区指挥中心提供了原始空情,还与RC-135电子侦察机、战地空中指挥与控制中心、战术空中指挥中心和E-2预警机建立了数据共享网络。通过海湾战争发现需对E-3飞机间的远距离通信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2025年6月19日至27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大西洋UGM-96A弹道导弹2025”联合空战演习在芬兰境内举行。“大西洋三叉戟-2025”参演国家包括芬兰、法国英国和美国等,人员装备包括1000名军人、40多架战机,其中有芬兰的F/A-18F/A-18战斗攻击机,法国的E-3F预警机等。

2025年9月25日晚,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多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白令海鄂霍次克海中立水域上空完成飞行任务。美国主导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当天发表声明表示,在属于国际空域的阿拉斯加州防空识别区探测到俄军两架图-95战略轰炸机和两架苏-35ub战斗机。北美防空司令部出动一架E-3预警机、四架F-16战斗机和四架KC-135空中加油机加油机进行识别、追踪和拦截。

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0日,日美澳三国以位于青森县三泽市的航空自卫队三泽基地为中心,开展代号为“武士道卫士-25”的联合演习。在此次演习中,美国空军投入1架E-3G预警机。

2025年9月,北美防空司令部称,两架俄罗斯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和两架苏-35战斗机在阿拉斯加州防空识别区飞行。北美防空司令部24日作出回应,派出一架E-3预警机、四架F-16战斗机和四架KC-135空中加油机加油机对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内的俄战机进行有效识别和拦截。

装备情况

E-3预警机总共生产了68架,其中两架是半成品(一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架是美国空军),除装备美国外,还出口英国法国沙特阿拉伯美国空军就有33架E-3现役,28架在Tinker空军基地属于空中指挥部,4架E-3在太平洋空军部的Kadena基地、冲绳县阿拉斯加州Elmendorf基地等处、1架TS-3型则是波音测试机。

北约组织有18架E-3A和相关支援设施.,自从规定所有航空器都要有注册国,北约的18架都注册在卢森堡,这个没有任何空军的国家,第一架北约E-3于1982一月交货,因为有一架坠毁,所以其他17架都暂时库存检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英国法国并不使用北约的E-3A,而是参加研发专案,英法海底隧道都有自己的E-3.,英国有7架,法国有4架,全部都是新型CFM56-2引擎。英国在1970年代曾经预计用Hawker Siddeley Nimrod飞机去接替Avro Shackleton作为预警机平台,后来测试结果不理想而采用E-3。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有五架,也都是CFM56-2引擎。日本有四架波音767的预警机上面的装备和E-3几乎一样。

主要型号

E-3预警机的主要型别有E-3A、B、C、D四种。

E-3A

E-3A为美国军队的首批生产型。其机体与波音公司707-320B基本相同,但加强了机身,以便安装支持雷达天线的两根支柱。发动机为4台普惠公司的TF33-PW-100/100A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为93.4千牛。机舱内作了很大的改动,改装后的机舱内可载乘员17名。其中机组4人,系统操纵人员12名,值勤官1名。系统操作人员分别负责操作通信设备、计算机、雷达和9个多用途控制台。机载设备可分成搜索雷达、敌我识别器、数据处理、通信、导航与导引、数据显示与控制等六个部分。

雷达系统有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一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条件把360度方位圆划分成32个扇形区,分别在每个扇形区内选用恰当的工作方式组合,排出雷达扫描工作程序,以适应下视、超地平线远程搜索、海上目标搜索和干扰源方位测定等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雷达天线罩为椭圆截面,直径9.1米,厚1.8米,位于机背,非常醒目。敌我识别系统在一次扫描中能询问200个以上装有应答器的空中、海上和陆上目标,给指挥官以完整的陆海空力量配置情况。通信系统可确保E-3对空中、地面的通信联络。导航与导引系统可达到综合导航精度不大于3.7公里。

总之,E-3A是一个以脉冲多普勒雷达为核心的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据称能处理400个不同目标;为适应欧洲的需要,还要把容量加大到600个。如在9000米的高度上作值勤巡航时,能以不同雷达工作方式有效地探测半径370公里范围内的高空与低空空中目标、水上目标,并能通过舰船和车辆上的应答器获取己方陆、海军的展开情况,向空中指挥员显示完整的陆、海、空军态势,以便指挥己方的空中力量完成截击、格斗、对地/对海支援、遮断、空运、空中加油、救援等各种空中作战任务。难怪空中预警机人称“空中指挥所”。

此外还有E-3B和E-3C、E-3D三种型号。E-3B是美国军队用的头两架E一3改进发展的,与A型比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并具有搜索海上舰艇的能力;E-3C和E-3D是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英国皇家空军的型号,基本与E-3B相同,但为适应欧洲作战环境改装了抗干扰通信系统。

E-3B

E-3B是美军用头两架E-3改进发展的,与A型比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并改善了探测舰艇的能力。E-3C和E-3D是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英国空军的型号,基本与E-3B相同。北约组织以20亿美元的费用引进了18架E-3。第一架于1982年1月交付。1981年沙特阿拉伯订购了5架E-3A和6架KE-3加油机(E-3的加油型号)以及配件、训练和后勤设备,84年沙特将KE-3的定货量提高到8架。英国己经周折,削减了定购数量,于1987年订购了6架E-3,价格为2.06亿美元/架,后追加了一架;法国订购了3架,价格为3.3亿美元/架,交货时间为1989年至1992年,也追加了一架订货。

E-3C 

美国军队E-3最后10架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用型,其基本特点与E-3B相似,但要改装适合欧洲作战环境的抗干扰通信系统。为配合E-3C的使用,还将改装其防空体系中的地面台站的通信设备。  

E-3D

E-3D英国型,装CFM-56-2A-3,1991年开始交付,1992年3月交付完毕。  

衍生型号

EC-137D

EC-137D是用波音公司707-302B改装的试验机,装4台JT3D-9涡扇发动机,共改装两架,其中一架在试飞工作完成后返厂改装成。E-3A美空军首批生产型,装4台TF22-Pw-100./100A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93.4千牛(9525千克)。机上有17名乘员。机舱内装有9台多用途控制台和2台辅助显示器。美国军队用E-3头2架的改型,与A型相比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并具有搜索海上舰艇的能力。装有13台多用途控制台和3台辅助显示器。E-3的第三批生产型进一步改进了通信系统,安装抗干扰通信及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第一架改装的E-3B于1984年7月交付,其余改装工作由空军用公司交付的改装件自己完成。

S-3D英国型

S-3D英国型装CFM-56-2A-3涡扇发动机,1991年开始交付,1992年3月交付完毕。

E-3法国型

E-3法国型装CFM-56-2A-3涡扇发动机,采用部分法国电子设备,1991年5月22向法军交付,1992年交付完毕。

KE-3A

KE-3A利用E-3机体为沙特制造的加油机,共8架,无雷达天线罩,用CFM-56发动机。

JE-3C

1987年波音公司接受美军2.415亿美元改型计划合同。要求在美国与北约的E-3上加装AN/AYR-1电子支援测量系统,以发现来自敌/友机的电磁信号,为美国与北约改装的各一架试验机于1991年交付。海湾战争中共有11架E-3被派到波斯湾执行空中预警指挥任务。在“沙漠风暴”期间共飞行448架次,5546飞行小时,指挥控制了9万架次飞机的飞行,平均每天2240架次。不仅向战区指挥中心提供了原始空情,还与RC-135电子侦察机、战地空中指挥与控制中心、战术空中指挥中心和E-2预警机建立了数据共享网络。通过海湾战争发现需对E-3飞机间的远距离通信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E-3G

在随后的使用中,这些国家的E-3预警机均进行了多次的升级改进,通过加装先进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强化机身等措施,不断增强作战使用效能及延长服役时间。如美军在E-3 Block 30/E-3C Block 35改进中,提高AN/APY-2脉冲多普勒机载预警雷达的灵敏度和抗干扰性能,从而提高雷达探测小目标和隐身目标的能力,提升了JTIDS、GPS/INS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可以更准确地对目标进行定位。

在Block40/50升级中,采用开放式结构的商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取代原来的中央任务计算机系统,实现更加廉价、快捷的改进以及通过加强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任务执行率;更换过时的硬件以及软件,包括新的平板电脑、基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以及用能够消除地杂波,提供更好的探测、识别及跟踪低空飞行飞机能力的AN/UPX-40替换AN/APX-103C敌我识别系统;使用新的数据链并向新一代隐身战斗机F/A-22和F-35战斗机提供精确的空中图像,提高对时敏目标的探测能力。第一批6架完成Block40/45升级的预警机被命名为E-3G,2015年7月,重新交付给了第552空中控制联队,并出现在2016“红旗”演习中。

E-3F 

E-3F法国型,装CFM-56-2A-3涡扇发动机,采用部分法国电子设备,1991年5月22日向法军交付,1992年交付完毕。 

相关事件

识别错误

1994年4月14日,E-3在伊拉克北部执行禁飞任务时因辨别错误,引导F-15战斗机击落了2架美国陆军UN-60直升机,造成26人死亡,暴露了其在敌我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

机毁鸟亡

1995年9月22日,美国空军的一架“望楼”E-3预警机从一个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腾空而起,进行例行的飞行训练。只见这架E-3起飞后不久,就像一个醉汉,一头从空中栽了下来,坠毁在跑道上,机上的人员全部遇难。美国军队经过调查发现,在E-3起飞后不久,有几只正在空中飞翔的天鹅撞到了E-3的发动机上,E-3的发动机顿时失去了动力,无法正常工作,飞行人员竭力抢救,但仍无济于事。

相关评价

美国太平洋空军前司令威尔斯巴赫披露,美国空军主力的E-3预警机现面临"严重的过时问题",难以远程发现像歼-20战斗机这样的隐身平台,无法适应未来战场需要。威尔斯巴赫称,美军F-35战斗机曾在东海上空和中国歼-20战斗机近距离"接触"。他表示,歼-20飞得"很专业",与歼-20相关的指挥和控制令其"印象深刻"。威尔斯巴赫还对E-3的维护状况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他说:"我们的E-3机队维护状况真的并不算好。太平洋空军有4架E-3,但由于维护问题,它们经常处于一起‘趴窝’无法出动的状态。"

Boeing E-3 Sentry AWACS.Missile Defense Advocacy Alliance.2025-10-07

E-3预警机.中国网.2024-03-26

insidedefense.insidedefense.2025-10-08

波音公司E-3空中预警机.新浪网.2025-10-06

北约系列军演升高区域地缘对抗 .中国青年报.2025-10-08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白令海 美方拦截但不视为威胁.新华网.2025-10-08

日美澳开展F-35A战机联合演练.参考消息-腾讯网.2025-10-03

俄空天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中立水域上空完成超14小时计划性飞行,苏-35和苏-30战机护航,美军出动多架战机识别拦截.今日头条.2025-10-06

“我们的预警机看不见歼-20” 美空军预警机更新换代陷僵局.网易新闻.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