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部,属于宗教游览、休闲观光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著名佛教名山 、世界闻名的礼佛朝圣中心,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云岭甲江右,名高四百洲”的美誉,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为全国佛教“三大样板丛林”之一,被誉为“新中国佛教领袖的摇篮”。释海灯、星云大师、十一世班禅、柬埔寨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等先后前来参访。
云居山处于九岭幕阜山脉东延余脉,山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地势西高东低,西面多山,中部、北部及南部为丘陵,主峰五老峰海拔969.7米。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云居山植被繁茂,有近2000多种天然植被,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要有伯乐树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鳞甲目等。云居山因其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而得名。李纯元和年间,道容禅师在云居山建寺。宋大中祥符元年,赵恒亲书“真如禅院”匾额。明清期间,在真如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近代,真如禅寺毁于日军炮火。1953年,一代禅宗虚云老和尚来到云居山,主持祖庭重建,历时六年,复建的寺庙面积约6600多平米,僧众120多人。1991年后,为满足佛教徒活动需要,将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2006年5月25日,云居山真如寺塔林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1月,云居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云居山计划对游客实行阶段性免收门票政策。
云居山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大中型瀑布7处,石鼓、石船、龟石、鸡石等象形巨石17块;有莲花城、百花谷等六大景区,主要有明月湖、九曲洞、真如禅寺、虚云纪念堂、云门寺、圆通寺等共50多处景点,并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处摩岩石刻和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白玉佛等文物。
名称由来
云居山因其山峰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而得名。楚将欧岌与秦将王翦混战中,与宋康王走散,欧岌难掩心中羞愧,遂隐入云居山。人们感念其赤诚,遂将此山称作欧山。
历史沿革
始有其名
秦并六国时,楚怀王被骗入秦,情急之下,楚将欧岌携怀王之子康王,避难至云居山,秦将王翦率大军尾随而至,混战中,康王走散,下落不明。欧岌难掩心中羞愧,循身修道,隐入云居山。人们感念其赤诚,遂将此山称作欧山。
开山建寺
李纯元和三年,唐代司马头陀奉命与道容禅师从长安出发,前往云居山寻找建禅堂之地。抵达后,发现云居山形似莲花,四周山峦环抱,中间地势平坦,宛如“莲花城”,且山门幽静,适合闭关修行。二人认为此地是禅宗发脉的宝地,于是道容禅师留在云居山,率僧众凿石建寺。其中道容禅师为真如禅寺的开山祖师,道容禅师和弟子全庆、全诲先后在此七十年。李儇中和三年,八旬高僧赵州从谂禅师到云居山参访。道膺禅师由庐陵郡转锡云居后,法门更为显赫,庙堂占地超过一万平方米,僧众过千,天下来此礼佛者甚众。
宋元时期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赵恒亲书“真如禅院”匾额。云居山寺历经兴废但禅风延续。宋代法如禅师倡导农禅实践。宋朝真如寺的历任住持是: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印禅师、晓舜、自宝、守亿等人,先后倡导法眼宗和云门宗,其后是仗锡、元祐、蓬庵、圆悟克勤、宗振、法如、顽庵、普云、蓬庵、梵琮、如山、一翁、即庵、掩室、呆庵、小隐、慈舟等法师任住持,他们都是临济宗的代表人物。宋朝时,多次对真如寺进行大规模的营建。元朝末年,兴盛了三百多年的真如寺在火灾中化为灰烬。
明清时期
明代期间,在真如寺正殿四周又陆续兴建了许多偏殿楼阁:东庑有送子观音殿、伽蓝殿;西庑有十王殿、痘司殿;寺东有上庄东岳庙、忠显王殿;寺西有城隍行宫、地藏殿;寺前有韦驮殿、鄂王殿、鲁班殿、财神殿、北方殿;寺后有大悲阁、文昌阁、西方境等,形成规模颇大的寺庙建筑群。该寺正殿曾历经修葺,明洪武年间及弘治年间,僧道馨、法雷2次重修。朱翊钧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京万佛堂住持洪断和尚因梦到云居山佛光,发心重建真如禅寺。慈圣皇太后赐其紫衣法物及千华卢舍那佛铜像(高丈余)。洪断和尚在云居山驻锡十年,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殿堂落成后回京复命。赵顼皇帝赐匾“寡过未能”,并撰禅堂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由真如镇街道米商杨氏发起,同上海寿圣庵僧念岸、念伦募钱1.5万缗(千文),将真如寺单檐3间改成双檐5间,原梁架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元代款式。
近现代时期
近代,真如禅寺毁于日军炮火。1953年,一代禅宗释虚云老和尚,以113岁高龄来到云居山,主持祖庭重建,不到一年,就聚拢僧众过百人。历时六年,复建的寺庙面积约6600多平米,僧众120多人。1956年,虚云老和尚对真如禅寺佛印桥进行修复和加固。1957年,大愚寺被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中,真如寺和其他寺庙一样,佛像被毁,殿堂被占,经书被烧,僧众四散。1979年,真如寺进行维修,正殿内额枋底部仍保留“大元岁次庚申延佑七年癸未季夏月己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双钩阴刻墨字,为该寺建造年代的佐证。1982年,修复了真如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钟楼、鼓楼、禅堂、虚怀楼、云海楼等建筑,占地面积达4764平方米。1982年9月,又新建了“虚云和尚舍利塔”。1983年,真如寺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后,真如寺把水田和旱地承包给僧人,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制订了农业生产、茶叶生产、蔬菜生产、耕牛饲养和护林等各项规章制度,调动了僧人的劳动积极性,这一年,真如寺产粮6万多斤,茶叶300多斤,采伐木材200多立方米,寺内的粮食和蔬菜自给有余。1986年底,又增建真如寺山门、方丈、影堂和库房等殿舍,重塑佛像二百多尊,修复道容、道膺等历代祖师塔4l座,总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耗资140余万元。1985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居山为首批省级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点)。1987年10月,真如寺举行了开光典礼。1990年9月,真如寺又兴建了“虚云纪念堂”。1991年后,为满足佛教徒活动需要,将真如寺恢复为宗教场所,成立真如寺修复委员会。修复后的真如寺除大雄宝殿外,还兴建了卧佛殿、方丈室、后院、内院、外院、两廊、办公室等,面积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大到2000多平方米。1992年1月初,由新加坡法师林高僧性仁捐赠的3尊玉佛及一些经书,入寺供藏。其中释迦牟尼佛卧像长2.7米、重1.3吨,2尊坐像分别高2.2米和0.8米、重2.5吨和0.1吨。
发展现状
2005年初,九江市人民政府将云居山和柘林湖组合在一起,共同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年12月31日,云居山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6年5月25日,云居山真如寺塔林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至2021年,云居山完成了大型游客中心服务综合体修建,增加了云居草堂民宿、云居妙膳素食馆、禅茶馆、文创馆等业态。2024年1月,云居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5年7月,永修县云居山景区推出了一项惠民暖心政策。在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景区计划对游客实行阶段性免收门票政策。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云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西南部,毗邻庐山西海柘林湖景区,地处北纬28°58'~29°21'、东经115°25'~115°47'之间,其山顶真如寺是佛教禅宗(曹洞宗)的发祥地,距省城南昌76公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58公里,京九铁路和昌九高速公路及105、316国道均至永修县。
气候
云居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年均温17.2℃,年有效积温5372.5℃,年均降水量1562.8mm,年均蒸发量1491.9mm,全年无霜期261~281d。
地质
云居山处于九岭幕阜山脉东延余脉,地质结构主要为第三纪红砂岩,其次为泥盆纪前的千枚岩、板岩及白垩纪后期的花岗石侵入体。
地形地貌
云居山山体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境内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西面多山,中部、北部及南部为丘陵,主峰五老峰海拔969.7米。
水文
云居山水资源较丰富,属修河水系。区内有两条小溪,五老峰至星火小溪,发源于云居山五老峰,全长7.2千米,经真如寺、朱家岭流入修河。种药队至铜矿小溪,发源于云居山南麓种药队,全长4.6km,经铜矿(大源)、新丰流入修河。
土壤
云居山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山地红壤、山地红黄壤、紫色土、潮土等。
自然资源
截至2010年3月,云居山真如禅寺有山林3690余亩,盛产杉木王、孟宗竹、茶叶、黄山松、栗子、山楂、猕猴桃以及人参、黄精等名贵药材,有水田136亩,旱地20亩,蔬菜地6亩,为了保护和经营这些山林和土地,真如寺成立了“僧伽林场”。
生物多样性
植物
云居山植被繁茂,有近2000多种天然植被,森林覆盖率高达85%以上。主要有伯乐树、罗汉松、冷杉、水杉、银杏等珍贵树木。其中伯乐树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云居山境内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还分布有大量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山顶灌丛,栓皮栎和水青冈是落叶阔叶林的代表物种。境内的栓皮栎群落内维管植物共计43科56属70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属5种,种子植物38科51属65种。植物区系以泛热带、东亚及北美间断、北温带分布为主。生活型谱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70%),其次为一年生植物(占10.00%),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较贫乏。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出乔木层的栓皮栎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抑制其他物种生长,形成了单优势群落;灌木层种类最为丰富,以落叶物种黄檀为优势;草本层种类较丰富,但优势种不太明显,盖度也较低。
云居山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中低山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以及天然野生栓皮栎群落,区内有菌类18科86种[0,苔类24科51种,藓类40科169种及3变种1变型,蝶类7科62种。
动物
云居山有鱼类4目5科17种,主要有棒花鱼、麦穗鱼、侧条光唇鱼等,此外,有画眉鸟、猫头鹰、鳞甲目等珍贵鸟兽,其中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景区布局
云居山总面积216.5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佛教名山,属宗教游览、休闲观光的山岳型自然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大中型瀑布7处,石鼓、石船、龟石、鸡石等象形巨石17块;有莲花城、百花谷等六大景区,主要有明月湖、九曲洞、真如禅寺、虚云纪念堂、云门寺、圆通寺等共50多处景点,并保存有近百座古墓塔、多处摩岩石刻和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白玉佛等文物。
莲花城景区主要是以千年古寺——真如禅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游览区,主要景点包括真如寺、佛印桥、石床、谈心石、明月湖、赵州关、虚云塔院、众高僧法塔、木鱼石等等;百花谷景区主要是以秀丽的自然景观和飞瀑流泉、崖洞幽谷为主,以佛教文化景观为辅。
主要景点
莲花城
莲花城景区位于云居山,是该景区人文景点较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其特色景点之一。景区海拔约800米,占地数百亩,山中溪水汇聚形成湖泊,湖边分布着几片农田。古代僧人将周围的山峰比作莲花的瓣,湖水和农田、寺庙比作花蕊,因此称这一带为“莲花城”。
真如寺
真如寺是佛教曹洞宗的重要寺院,始建于李纯元和三年(808年),为江西省五大“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全国三大样板丛林”之一,在国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协会有两位会长由真如禅寺方丈出任,其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由该寺方丈释虚云长老出任;2002年一诚方丈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大愚寺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白居易等众多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诗作画,保存着梵文摩崖石刻、唐代铜佛、康熙千僧锅及200多座历代高僧墓塔。20世纪5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主席虚云长老曾主持真如寺,每年上山朝圣游览者近十万人次。真如寺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玉佛殿、禅堂、虚云老和尚纪念堂、寮房等,多为砖木结构的宫殿式重庑双檐大开间,上盖生铁铸瓦。
真如寺塔林
云居山真如寺塔林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有唐至现代僧塔近百座。主要有唐道膺禅师塔、北宋罗汉塔、宋心印禅师塔、元喇嘛塔、明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清德胤禅师塔、清元宗禅师塔、清雄庆禅师塔、清古镇禅师塔、清戒显和尚全身塔、释虚云舍利塔和海会塔等。塔林广泛散布于云居山上山下,是全国佛教名山中保存名僧塔数量较多的一处,并成为考证中国佛教圣地云居山历史的重要见证物。云居山塔林为中国僧塔建筑设计的一个典范,僧塔选址大多围绕大愚寺,坐落在环境优雅的丛林中,采用坚硬的花岗石为材料,中部为墓塔,四周为栏杆或半封闭院墙,塔前有祭拜供台,整个塔由塔墓、塔身、宝盖顶构成。2006年5月25日,真如寺塔林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月湖
明月湖呈圆形,面积约十余亩,湖水清澈,湖面平滑。清晨阳光照射时,湖面泛着金光,远处可见真如塔,塔影与湖面相映,景色开阔。古人曾评价此景:“天上云居真饱景,一泓收尽万山秋。”
百花谷
百花谷景区总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景观有百花谷、百花溪瀑布、五龙潭瀑布及欢喜石、石鼓等,由12公里游步道贯穿景区,是集登山、观光于一体的景区。
五龙潭瀑布
溪水连续流过五级落差,冲击巨石形成五个较深的圆形水潭,因此被称为五龙潭。溪水在岩石间左右转折,从石上流下。第一个水潭形状较圆,类似浴盆,俗称浴仙盆。最下方的水潭很深,无法测量深度。潭下游几十步处,溪水从悬崖落下,形成落差80多米的瀑布。
虚云纪念堂
虚云纪念堂坐落于真如寺后端西北处,即虚云老和尚生前所住茅棚旧址。1989年农历9月13日,虚云老和尚圆寂三十周年纪念日奠基动工,于1990年6月建成完工。毛主席纪念堂内中央供奉着虚云老和尚的青铜法像。正门上方墙内镶嵌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提写的“虚云纪念堂”堂额。堂内两侧陈列着虚云老和尚的遗物及生平介绍。
碧溪桥
在相距真如禅寺常住山门约150米的碧溪上,横跨着一座花冈石桥,名为“佛印桥”,又称“碧溪桥”。凡是进出真如禅寺的游人香客,必经此桥。许多文人墨客曾为其赋诗作画,抒发情怀。宋代高僧正印禅师初次路过此桥时,曾写下了诗句:石梁桥跨碧溪央,势若虹霓接上苍。四海往来俱着便,免教磨揭湿衣裳。
虚公塔院
虚公塔院位于赵州关外,内建虚云老和尚舍利塔,是瞻仰者必去之地。1944年,虚云大师得知云居山真如寺被日军焚毁,遂发愿重修。晚年,释虚云大师成为真如寺住持,一身兼祧禅宗五家法脉,兴云门宗,延沩仰、法眼两宗。
谈心石
云居山真如禅寺前的佛印桥,是北宋佛印禅师所建,桥畔有块平整的天然花岗石,称“谈心石”。相传苏轼曾与佛印在此促膝长谈,石面刻有“石床”二字,据传为苏轼手书。
智泉
在通往真如寺的路上,有一眼“智泉”。据当地人讲述,这“智泉”水清冽甘甜,饮后能明目醒脑,强健记忆力。常有山外学子来此,参禅观寺的同时,亦不忘饮一瓢“智泉”水,以祈考试顺遂。
古银杏
真如寺中尚存千年古银杏十余株,其中有唐朝道膺禅师手植者,直径达二米。
云居山摩崖石刻
云居山摩崖石刻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云居山环山公路沿线,有清末至当代石刻多处,均为阴刻楷体字,内容基本为佛家用语或诗词。该石刻对于研究云居山佛教历史及石刻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开发保护
1990年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首轮《云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9年由江西省风景园林学会对《云居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于200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通过。2018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加快实现创建旅游强县的目标,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旅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和《江西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江西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保护云居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实现云山全域假日旅游“安全、有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目标,永修县定于4月5日开始,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以云居山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云山全域生态环境与旅游市场开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该次行动重点围绕林木保护、生态治理、污染防治、市场秩序、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违规经营、价格欺诈、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开展,旨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生产生活安全,为清明节、国际劳动节期间云居山景区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2022至2023年,政府对云居山景区上山公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改造;全面提升景区通讯设施,实现景区Wi-Fi全覆盖;对百花谷景区内,五龙潭、云池等景点提升改造,修建了大型生态停车场、环线旅游游步道、4A级旅游公厕等旅游服务设施,新增了禅文化景点“百福崖壁”。
截至2024年12月,永修县利用云居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环云居山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带。在云居山南线,由江西省“十大明星企业”汇仁集团斥资12亿倾心打造的江西云燕数字生态康养小镇项目已于2022年9月起开工建设。该项目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打造集康居养老、数字医疗、康养医疗、中药种植、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数字生态康养小镇综合体。“森林+中药”板块推动林下道地药材种植、稻药轮作等特色产业发展,开展400个中药野生品种林下培植,80个江西中药材品种种植示范展示,并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模式;“森林+康养”板块推出生态体验式养老、度假式养老、托管式养老等综合服务形式,设置各类康养居室400套;“森林+文化”板块建设中草药文化科普园、中医药文化长廊和中医药文化博览中心,为研学科普、亲子度假提供了好场所。“森林+旅游”板块通过改造、升级、新增龙源峡景区旅游业态,丰富沉浸式休闲度假体验感,形成有差异化特色的森林旅游产品。该板块2024年4月完成改造升级并对外开放,仅“国际劳动节”期间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在北线,江上乡云居之巅景区以“春登山赏花、夏戏水、秋吃果、冬探雪”为主题,打造集旅游观光、游乐体验、住宿度假、团建会议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开发湖景民宿、林宿等特色精品民宿129栋,可同时容纳游客450余人入住。2023年该景区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带动就业300余人。成为九江市景区客流量火爆的景点之一。
相关文化
诗文作品
白居易、黄庭坚、朱熹、王安石等名人留下300多篇赞美云居山的诗文画作。白居易《游云居寺》诗:“乱峰深处云居路,共踏花行独贾惜春。胜地本来无定主,大都山属爱山人。”苏轼寻宗而来,与佛印禅师行走莲花丛,留下一首《和黄山谷游云居寺作》:“一行行到赵州关,怪底山头更有山。一片楼台耸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瀑花飞雪侵僧眼,岩穴流光映佛颜。欲与白云论心事,碧溪桥下水潺潺。”
名人轶事
佛印了元禅师
相传北宋元丰初期(公元1079年),佛印了元禅师出任真如禅院住持,见僧众香客每天进出山门须涉溪而过,十分不便,决定在溪上架设桥梁。一天清晨,佛印独自来到碧溪旁,在两岸往返踱步,细心观察,选架桥的最佳地段。当天上午,佛印顶着烈日,历尽艰辛,从相隔数百米的钵孟峰下运来两块石头,准备架设桥梁。就在佛印将两块石头平放在溪两岸的时候,却遇上了一大难题。运来的两块石头长度不够,无法横放在岸两边,佛印只好又去寻找更大的石头,可找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他只好回到原地,把两块石头合并在一起。丈量过后,正好可以横放在岸两边。但是,要想将两块石头拼在一起,中间必须需要水泥粘合。可当时并没有发明水泥,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到用木柱撑在桥底,当作桥柱。
木柱撑好后,佛印刚从溪中走上岸,忽见一位白须老人要从桥上经过。佛印急忙上前拦阻老人,说:“施主且慢!让我先试试此桥是否牢固。”说完,便一步步朝桥上走去。老人乘机偷偷地跟在他的身后。佛印刚走上桥,便发现桥中央接合处往下沉,眼看就要倒塌。这时,在他身后突然响起抹鼻涕的声音,一团鼻涕随即朝桥面飞来,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桥中央的接合处。当佛印往桥下看时,木柱已随水漂走,而桥却纹丝不动。他不禁一阵诧异,立刻转身寻找白须老人,却不见白须老人的踪影,眼前只有这座石桥。此后,佛印经常来到桥上观赏山光水色,精读经书。为纪念佛印建桥功绩,人们便称之为“佛印桥”。
海灯法师
海灯原名范筼生,俗名范无病,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出生于江油市县重华镇。先后就读于江油、绵阳市、中江县、成都市各地学校,后因不满黑暗现实,皈依佛门。1946年应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之聘,出任少林寺国术教授,亲传少林武功。1956年出任江西修云居山真如寺方丈。海灯的武术成就集中表现在他的“二指禅”“梅花桩精拳”和“童子功”三大绝技上。“二指禅”是少林门派中最上乘的功夫之一。
道膺法师
道膺法师(835—902年),是佛教禅宗五宗之一曹洞宗洞山法系的传人。禅宗从初祖菩提达摩创建后,传到六祖慧能时分南宗慧能,北宗神秀,其后又分化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五个派别。曹洞宗由良价(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由此也可看到云居山真如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道膺到云居山弘法后,僧众云集,达1500多人。僖宗赐寺名为“龙昌禅院”。道膺住持龙昌禅院三十年,圆寂后谥弘觉禅师。在五代十国至宋这段时间里,先后有道简、道昌、怀岳、怀满、德缘、智深住持,仍提倡曹洞宗。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年),赵恒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重建云居山
1953年,虚云老和尚在江西庐山大林寺静养期间,云居山真如禅寺几位禅师来陈述云居山千年禅宗场,自1939年被日本侵略军炸毁以来庄严的大佛仍坐在废墟百草丛中,几个僧人在用生命守护着偌大的千人古道场。老和尚悲从心起,不觉潸然泪下,当时就决定前去云居山礼祖。达到后见如此清净的莲花佛国,真正是禅家的世外桃源,就建了七间茅蓬住下,发愿重建云居山。在此过程中,关于沩仰宗法脉传承问题,又时刻呈现在老人的脑海之中,云居山在其历史上虽属曹洞宗道场,但一直是十方选贤的大丛林,临济、云门、法眼、沩仰四宗也曾经在此弘扬过,如今沩仰宗刚续起,需要有个大道场作为弘扬的本山基地,于是释虚云老和尚决定在云居山挂沩仰宗钟板,边重建边考察座下的学子,至圆寂前,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多人被传为沩仰宗法子,其中著名的有:释宣化、圣一老法师、性福大和尚、释海灯、心明法师、传印法师、一诚法师长老(再传法子)、戒全老法师(再传法子)等等。
佛教文化
真如寺位于江西省永修县西北的云居山上,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真如寺最具特色之处是它的农禅并重的寺风。据介绍,早在宋朝时,住持法如禅师就提倡,“披蓑侧立于峰外,引水浇蔬五老前。”宋朝的真如寺就有农禅并重的传统了。1994年金秋九月,真如寺为续佛慧命、绍隆佛种,举行了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这是中国佛教协会正式颁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戒实施暂行办法》之后,按照传戒办法举行的首次传戒活动。在中国佛协副会长、真如寺方丈一诚的主持下,真如寺认真贯彻落实六届佛代会精神,在加强自身建设、如法如律传授戒法方面作出了榜样。真如寺聘请了戒坛三师、七证、开堂、陪堂、引礼、引赞、衣钵、侍者,他们均是多次参加开期传戒法会的大德法师。得戒大和尚一诚法师、羯磨和尚圣一法师、教授和尚本智法师均为德高望重、戒行清净、通晓教理律仪的大德长老。320名新戒(其中台湾二十四名),基本符合传戒办法的规定条件。戒期自始至终按议定的日程如法如律进行。
曹洞宗由良价(807年—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主要是宣传理事不二、体用无碍的思想,“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利物,就语接人”。而曹山这一法系四传后就断绝了,只靠洞山法系道膺一脉在云居山真如寺弘法,使之得以绵延流传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如寺是曹洞宗的源地。禅宗五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在宋朝以后都失传了,只有临济和曹洞二家保存下来。
文化活动
2024年5月,首届漫游云居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漫舞云居山”2024广场舞大赛在云居山举办。共82支舞蹈队伍汇集云居山脚下,用美丽的舞姿展示文艺。
2025年4月,在云居山举办了永修县第四届登山赏花节。此次登山赏花节以“春游江上,醉美杜鹃”为主题,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景区推出了多条赏花溯溪精品路线。游客既可以先赏花后溯溪,也可以先溯溪后赏花。
所获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7月,永修县云居山景区推出了一项惠民暖心政策。在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期间,景区将对国际全体游客实行阶段性免收门票政策。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实行免门票政策是为提升云居山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更多人知晓和喜爱这片山水,感受云居山的清凉与宁静。而且,景区后续还将增设游玩项目、优化游览标识、提升餐饮住宿品质,让游客玩得舒心、游得安心、住得暖心,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Yunju Mountain Scenic Area.云居山景区.2025-08-02
【岳麓山下好读书】无上清凉在云山 .长沙政协.2025-08-01
夏至已至,江西人如何解暑?.腾讯网.2025-08-01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275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5-08-01
云居山旅游.新浪旅游.2025-08-01
天上云居 诗画西海.庐山西海风景区管委会.2025-08-01
五龙喷珠 .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5-08-01
永修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 加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瑞金市人民政府.2025-08-01
世有伯乐树 大国多良材.湖南省林业局.2025-08-01
中国为加强全球穿山甲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今日头条.2025-08-01
江西永修县真如寺.凤凰网.2025-08-01
江西永修县真如寺.凤凰网.2025-08-01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江西省第五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5-08-01
江西永修:云居山暑期免票迎客来.新华网江西频道.2025-08-01
名寺 | 云居山真如禅寺:佛教曹洞宗发祥地 .广东岭南禅宗文化研究中心.2025-08-01
江西永修县真如寺.凤凰网.2025-08-01
碧溪飞虹.庐山西海风景区管委会.2025-08-01
天下禅林——云居山真如禅寺 .凤凰网华人佛教.2025-08-01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西海.九江市人民政府.2025-08-01
国务院关于发布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8-01
撩人景区——永修云居山 .廉洁永修.2025-08-01
云居山旅游.新浪旅游.2025-08-01
云居山.九江市人民政府.2025-08-01
全国网媒走进真如禅寺 探秘诗画西海里的天上云居.今日头条.2025-08-01
永修县文物保护单位概况(2024) .中国·永修.2025-08-01
虚云纪念堂.九江市人民政府.2025-08-01
九江佛门建筑--桥梁.今日头条.2025-08-01
“花漾永修、欢迎您游”永修县首届漫游云居山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暨“漫舞云居山”2024广场舞大赛.九江市体育局.2025-08-01
江上乡:踏春寻趣云居巅 赏花溯溪乐无边.永修县人民政府.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