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锡田(1893年-1941年),字卓干,号稼民,潍坊市潍城区人,原丁氏第二小学校长。
丁锡田自幼在家塾读书,从师谭次屏、韩善甫。丁锡田曾在潍县丁氏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1年,丁锡田跟地方学者陈鹤侪学习经史,同年,丁锡田担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1924年,丁锡田在南京参加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地理教学组织活动。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丁锡田担任采访主任。1934年4月,丁锡田加入禹贡学会。1935年,丁锡田辞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职务。1937年,丁锡田随侍继母寓居北京。1941年,丁锡田在北京病逝。
丁锡田的著作已刊印成书的有《潍县文献丛刊》3卷,《小书巢》2集,以及《十笏园丛刊》《韩理堂先生年谱》《后汉郡国令长考补》《稼民杂著》《赴燕记游》等。他补充整理了民国本《潍县志稿》中的“氏族志”“职官志”“职官表”等。
人物生平
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丁锡田出生于潍县城里的十笏园。丁锡田自幼在家塾读书,从师谭次屏、韩善甫。丁锡田曾在潍县丁氏第一高等小学读书学习。1921年,丁锡田跟地方学者陈鹤侪学习经史,他勤奋好学,专注求实。1921年,丁叔言出资创办了私立丁氏第二小学,丁锡田担任校长。1924年,丁锡田在南京参加了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地理教学组织活动。1931年,潍县成立县志局,丁锡田担任采访主任。1934年4月,丁锡田加入禹贡学会。1935年,丁锡田辞去丁氏第二小学校长职务。1937年,丁锡田随侍继母寓居北京,以全部精力整理文献资料。1941年,丁锡田在北京病逝。
人物贡献
丁锡田对儿童教育尤为用心,亲自编写了《小学历史笔记》《乡土地理教材书》和《潍县历史谭》等教材。任校长期间,丁锡田继续研究中国古史与近代史,他博览古籍,对乡邦文献及山东省学者著作广为搜集。他的著作已刊印成书的有《潍县文献丛刊》3卷,《小书巢》2集,以及《十笏园丛刊》《韩理堂先生年谱》《后汉郡国令长考补》《稼民杂著》《赴燕记游》等。他补充整理了民国本《潍县志稿》中的“氏族志”“职官志”“职官表”等。
主要作品
亲属关系
后世纪念
丁叔言在安丘市得知丁锡田的死讯后十分悲痛,写下《哭五弟稼民》一诗:“握手危城各奔驰,生逢离乱古如斯,三年阔别知何似,极夜相思不胜悲。初报残冬频卧病,忽闻连理坠琼枝,碉楼独倚对明月,断雁一声泪双垂。”
相关事件
丁锡田生前的大量藏书分贮于北平市与潍县,共计藏书三千余种三万余册,1948年4月潍县解放以后,遵照丁锡田的遗愿,在潍县的藏书由子女全部捐献给潍坊市图书馆。1949年春,丁锡田在北京的藏书由其子女捐献给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957年,潍坊市图书馆的藏书又被调到山东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