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区是牡丹江市市下辖区,位于牡丹江市区东部,阳明区行政面积1,345平方公里,下辖铁岭镇、桦林镇、五林镇、磨刀石镇,阳明、前进两个街道。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明区常住人口为190973人。阳明区有镜泊湖等著名景点。
阳明区始建于1970年,位于风光秀丽的牡丹江市区东部,是牡丹江市的工业大区、农业强区。我区行政面积1,34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辖铁岭、桦林、五林、磨刀石四个镇,阳明、前进两个街道办事处。全区总人口2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是全市唯一兼具城市、农村、沿边三大功能的开放型城区。2024年,阳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906万元,同比增长3.8%。
阳明区位于哈尔滨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日本新泻国际陆海联运黄金大通道的中段,居密山市、虎林市、绥芬河市、东宁市、吉林省珲春市、延吉市沿边扇形口岸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是哈牡绥东贸易加工区的重要节点。距绥芬河口岸和绥芬河综合保税区140公里,距东宁口岸180公里。201、绥芬河—满洲里公路和滨绥、牡图铁路在区域内交汇,是牡绥高速公路、牡绥高速铁路的起点。
历史沿革
东北沦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区的一部分
1942年改为汉阳特别分区。
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始设阳明区,管辖两个街道和两个行政村。
1948年5月,撤销阳明区,将原属街道和农村分别划归七星区和铁岭区管辖。
1970年初,以东风区和爱民区各一部分区域成立前进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为阳明区。
1980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阳明区的建制。
地理环境
位置
阳明区是牡丹江市下辖区,地处牡丹江市东北部,北纬44°6′,东经129°63′。
气候
牡丹江市阳明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度。
地形
阳明区地处山区,地貌复杂,地形多样,沿江河平原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水源条件好。
自然资源
矿产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产种类比较齐全,非金属矿产占绝对优势的地区。2013年,已发现各类矿产7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45.61%,占全省已发现矿产127种的61.4%。其中:能源矿产2种,煤、油母页岩;金属矿产27种,铁、锰、铬、钒、铜、铅、锌、、钴、钨、锡、、锑、镁、金、银、、、铍、锂、锆、、、、镓、、镉;非金属矿产46种,石墨、磷、硫铁矿、水晶、硅线石、红柱石、硅灰石、云母、长石、叶腊石、透辉石、透闪石、沸石、重晶石、方解石、宝石、电气石、玛瑙、石灰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天然石英砂、脉石英、硅藻土、页岩、白陶土、陶瓷土、耐火粘土、膨润土、其它粘土、蛇纹岩、玄武岩、安山岩、闪长岩、花岗石、珍珠岩、浮石、凝灰岩、火山灰、火山渣、大理石、板岩、片麻岩、角闪岩、泥炭;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上述78种矿产中截至2013年已探明储量的有41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31种,占已发现矿种的40%。非金属矿产属于优势矿产。其中花岗岩、大理岩、玄武岩、珍珠岩、陶粒页岩、白云岩、沸石、叶腊石、耐火粘土、陶瓷土、火山灰等11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省居领先地位;蛇纹岩、柳叶岩、硅线石、宝石、石墨、泥炭、煤、矿泉水等8种矿产的储量在全省也占有重要位置。
土地
阳明区域土地总面积为31170.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1393.05公顷,占土地面积36.55%;林地13440.54公顷,占43.12%;牧草地235.09公顷,占0.75%;其它农用地794.15公顷,占2.55%;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133.1公顷,占10.05%;交通运输用地875.43公顷,占2.81%;水利设施用地1247.53公顷,占4%。阳明区地处山区,地貌复杂,地形多样,森林茂密,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为农、林、牧、副、渔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沿江河平原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水源条件好。
生物
全区森林覆盖率62.31%,树种有25科百余种。主要优质木材有果子松、云杉、冷杉属、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桦、柞、黄榆等。阳明区是山产土特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有各种可开发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22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500多种,年贮量20万吨。主要品种有:刺五加、黄芪、杜鹃、五味子、桔梗、防风、沙参等。可食用的山野菜开发利用的有80多种,其中有蘑菇、木耳、蕨苗、薇菜、刺老芽、猫爪子等,年蕴藏量40万吨。这些山野菜被视为“山珍”、“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畅销海内外。蜜源植物类木本与草本约60种,主要有椴树、胡枝子、山荆子、倜李子、毛水苏、野玫瑰等,蜜源面积在130万公顷,可养蜜蜂30万群。野生动物资源有东北虎、马鹿、梅花鹿、东方狍、熊、野猪、东北黑兔、紫貂、黄鼬、狐属、水田鼠等18科53种。有些品种已人工养殖,并形成相当规模。鸟类资源有48科256种,主要有虎头海雕、苍鹭、花尾榛鸡、鸿雁、水老鹳、乌鸦、野鸭子、鹰、啄木鸟科等,其中留鸟38种。
水利
区域内有牡丹江市、穆棱河、爱河三大水系,水资源总量94.3亿立方米,年人均水量380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量的1.8倍。拥有2座火力发电站、1座风力发电站,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电力十分充足。境内风力资源丰富,正在建设大唐风电等风力发电项目,着力打造“风电之乡”。
行政区划
2013年,阳明区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59个行政村,30个社区。
阳明街道办事处:下辖东华苑、阳明、阳光、光华、东苑、恒丰、公园、木材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前进街道办事处:下辖8个社区、4个行政村。
铁岭镇:下辖5个社区、11个村委会
桦林镇:下辖3个社区、6个村委会
磨刀石镇:下辖4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
五林镇:下辖24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明区常住人口为190973人。
民族
2010年,阳明区住有汉、朝鲜、回、蒙、苗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152994人,占总人口的93.6%,少数民族10296人,占总人口的6.4%。
经济
综述
2011年,阳明区总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7亿元,是2006年的4.2倍;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实现5.2亿元,是2006年的5.1倍;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实现2.6亿元,是2006年的6.1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5.9亿元,年均增长73.9%。2024年,阳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906万元,同比增长3.8%。
第一产业
2012年,阳明区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9亿元和10565元;粮食产量达到2.6亿斤,铁岭镇、桦林镇、磨刀石镇跨进经济发展进步乡镇行列。阳明区2012年,采用“三安模式”有机农产品达5大系列20个品种,建立有机种养类示范基地8个;2012年阳明区全区露地蔬菜达2.3万亩,棚室蔬菜106万平方米,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亩。五林镇北兴村投资200万元新建年产200万袋菌包厂1座,全区食用菌种植规模达3000万袋。
2024年,阳明区农林牧渔业产值149482万元,增长3.7%。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完成粮食作物种植61.54万亩,大豆种植面积21.71万亩,粮食产量达到3.62亿斤。
2024年,阳明区推进花园、果园、菜园“三园经济”建设,全年特色农产品棚室种植面积新增2.5万平方米。“北国花都”成为全省最大寒地鲜切花种植基地,全市鲜花市场占有率突破70%,获中国中央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宣传报道。唐樱园生态农场三期建设完成,引进长春花生态农场,新增泰国榴莲、鸡蛋果、凤梨等热带水果12种。打造金珂心有机蔬菜城市旗舰店,产品价值持续提升。建成“杂粮谷”示范基地,“小杂粮”“寒地果”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日销量突破1000斤。预计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6%。
第二产业
2011年,阳明区汽贸产业、物流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集聚了友搏药业、圣戈班和长春皓月等几十户规模较大、全国知名企业,引进了上海月星、中冀斯巴鲁、北京维嘉等战略投资者。招商引资累计达到77亿元,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累计达到165个,产业项目比重达80%以上;启动建设了省级阳明工业示范基地、友搏医药园、新兴工业组团、裕民工业组团、铁岭中小企业园等园区。”
2024年,阳明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4.5%。军工配套、汽车空调配套等产业园中园初见成效,现代医药物流园、军品机械加工等10个新签约项目实现当年招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VC产业园区落户企业达到25户,同比增长31.5%,园区产值、税收同比增长14%、18%,获批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更新工业设备8178台/套,技改投资增长611%,企业研发投入增长58%,工业固投增长41%。友搏药业艾莎康唑项目完成审批,卡诺霉素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技改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位。
第三产业
2013年,阳明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镜泊小镇、莲花新镇等25个重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1.6亿元,新增4A级景区4个;开展了镜泊湖秋冬旅游文化节等冬春旅游活动,开通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济州岛航线;获批异地办照政策,跨境旅游便利度进一步提升;我市被纳入"美丽中国之旅"推广计划,雪乡荣"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分别增长21.8%和24.5%。
2024年,阳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2177万元,增长3%。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5次购车消费周,累计销售汽车2000辆。全年进出口总额20588万元,下降32.9%。实际利用内资总额521740万元,增长80.5%。打造“七彩临江冰雪小镇”三大冰雪板块,实施冬季“三大暖客行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乡村嘉年华活动,接待游客数量创近年新高。
交通
航空
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是军民合用机场,东四跨江立交桥是黑龙江省东南部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位于牡丹江市西南隅,经机场路与鹤大公路相接,距市中心9公里。牡丹江机场为国家4C级机场,能够满足各类中小型飞机起降,先后开通了牡丹江至哈尔滨市、沈阳市、大连市、延吉市、北京、上海市、广州市、天津市、烟台市、青岛市、长春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雅库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三地以及韩国首尔等国内外城市的定期和包机航线。继牡丹江至俄罗斯雅库斯克国际航线开通后,牡丹江机场又开通了牡丹江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航线。迄今,牡丹江共开通三条俄罗斯航线,分别通往海参崴、雅库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
铁路
牡丹江站,是特等站,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区内,是滨绥铁路、图佳铁路铁路干线的交汇点。
公路
牡丹江市的客运交通十分便捷发达,已形成了以G10、G11国道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线,连接“六城”,辐射主要乡镇,沟通“两湖”、“两岸”和经济富线、旅游热线的公路网络。
社会
教育
阳明区辖区内有8所小学,2所中学,22所幼儿园、托儿所。2024年,阳明区完成五林镇中心校供热系统综合改造、磨刀石镇中学理化生实验室综合改造等10余个项目建设,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盛世华庭社区荣获省优质社区教育学校称号。
中等教育
磨刀石镇中学,五林镇中学
初等教育
科学技术
2024年,阳明区新增舜隆机械、佰佳信生物等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新增领诺包装等高新技术企业4户。
文化事业
2024年,阳明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39场,辐射3万余人,笼式足球场、乒乓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落地建成。运动员刘玉在巴黎残奥会游泳比赛取得铜牌。建设全市首个“知青文化主题街区”,叫响阳明“知青记忆”新品牌。
医疗卫生
2009年,阳明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98家,二级医院8家、主要是企业医院、区级医院1家、乡镇医院2件,诊所32家、村卫生所49家。2024年,阳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突破9万人,贫困居民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建立电子健康档案15.2万人。
社会保障
2024年,阳明区民生领域支出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80.1%。预计新增城镇就业6377人,发放低保金1508万元、城乡供养特困资金906万元、残补381万元。推进“特色种养、光伏发电、电子商务助农”等产业扶贫项目3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7%,脱贫户和监测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区无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旅游
景点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镜泊湖于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审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园区规划面积1400平方公里)。2008年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中国国际名牌协会评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区中心太平路南端江滨公园,临牡丹江畔。这八名女战士分别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纪念八位民族抗日巾帼英雄,中共黑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筹建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8月1日落成。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康克清参加了奠基及落成典礼。群雕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8.8米,长18米,宽6.9米,由花岗石石雕塑而成。1989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黑龙江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是1992年4月8日由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一九九四年被列为全国20个示范森林公园之一。公园位于长白山系西老爷岭山脉西北端,距牡丹江市中心仅十五公里,柏油路面直通公园,交通十分便利。公园经营面积8000公顷,是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当中划出的一部分。以森林旅游和冰雪游乐项目为主。牡丹峰历史悠久,早在中、上古时代就是重要的肇兴之地,园内群山环抱、充满原始风情,饱含天然秀色,是牡丹江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
2023年10月,入选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3年牡丹江市阳明区统计公报.阳明区人民政府 .2024-07-30
2024年阳明区统计公报.阳明区人民政府 .2025-09-04
阳明区情简介.阳明区人民政府.2020-07-06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阳明区人民政府.2025-09-04
关于阳明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阳明区人民政府.2025-09-04
新闻浏览.小康杂志社.2021-05-27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