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茅草根
编辑:浩

茅根,药物名,为禾本科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的干燥根状茎白茅多年生草本。根系发达,粗壮,长根状茎匍匐横走,白色或黄白色。花期4~6月,果期6~7月。生长于低山带沙质草甸、平原河岸草地、荒漠与海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北非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地也有分布。

白茅根根茎呈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性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甘。春、秋两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咳嗽、呕吐、出血、黄疸、身体水肿、小便淋沥涩痛等症。煎服,9~30g。中焦虚寒、虚寒出血、呕吐、尿多不渴者禁服。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来源

药物来源

该药为禾本科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的干燥根状茎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洗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炮制方法

白茅根:取原药材,微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茅根炭:取茅根段,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

性状

根茎呈长圆柱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性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甘。

功能药性

性味归经

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常用于咳嗽、呕吐、出血、黄疸、身体水肿、小便淋沥涩痛等症。

效用分析

茅根寒凉而味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黏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求原》)。适用于吐血,衄血,尿血等多种血热出血。因其性沉降,入膀胱经,兼能利尿,故对膀胱湿热蕴结之尿血、血淋最为适宜。大白茅性寒下降,入膀胱经,功能清热利尿,导湿热下行,用治湿热下注膀胱,水肿,小便不利热淋涩痛;用治湿热熏蒸肝胆,身目发黄如柑橘色者,有利湿退黄之用。此外,白茅根甘能生津,寒能清热,又入气分,“清泄肺胃尤有专长”(《本草正义》),适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病证。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血热出血证

尤善治上部火热出血,因其性寒降,能利尿,又为膀胱湿热之尿血、血淋常用。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及湿热黄疸

用于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相关配伍

鉴别应用

方剂举例

成药例证

相关论述

风险禁忌

中焦虚寒、虚寒出血、呕吐、尿多不渴者禁服。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现代研究

主要含三萜类成分:芦竹素,白茅素,印白茅素,薏苡素,羊齿烯醇西米杜鹃素,异山柑子萜醇;内酯类成分:白头翁素;还含有机酸固醇糖类等。该药具有止血、抗炎药、增强免疫、利尿等作用。

止血作用

茅根炮制粉末4.8g/kg灌胃给药1小时,可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大白茅生品和炭品水煎液15g/kg灌胃给药,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炭品与生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白茅根生品水煎液和炭品水煎液0.5g/ml体外均能缩短小鼠血浆复钙时间,提高大鼠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白茅根水煎剂1g/ml体外可以促进凝血酶的生成。白茅根高剂量对血热出血大鼠止血效果显著,其止血主要与内源性凝血酶、外源性凝血酶、内外源共同途径有关,与纤维蛋白系统无关。

抗炎作用

白茅根水煎液2.5、5.0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能够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减轻卡拉胶或酵母多糖A所致大鼠足肿胀;明显抑制乙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茅根煎剂2.5、5.0g/kg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能够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提高。

增强免疫作用

大白茅煎剂5.0、10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20天,可显著提高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Th细胞数,并能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的产生。白茅根煎剂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可提高正常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特异性酯酶染色(ANARC)阳性细胞百分率,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影响。茅根多糖5~120ug/ml体外对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能促进细胞从G期进入S期。

抑菌作用

白茅根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肺炎球菌、卡他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福氏、未内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而对志贺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白茅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假丝酵母属、水煮提取物对于大肠杆菌丙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50%乙醇提取物对产气肠杆菌、水煮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利尿作用

茅根水煎剂5、10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可以增加水负荷小鼠的尿量。其利尿作用可能与本品含有丰富的钾盐有关,其主要作用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肌肉痉挛,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

抗肿瘤作用

大白茅水提物体外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其凋亡,该作用是通过抑制G₂/M期细胞比例,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实现的。

降血糖、血脂作用

白茅根多糖可有效改善链脲菌(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调节能力,对血糖代谢紊乱引发的血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体内的GS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升高糖尿病小鼠的肝糖原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

改善肾功能作用

大白茅可明显减少IgA肾病大鼠模型血尿蛋白质、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白茅根通过刺激机体分泌IL-2,抑制肾脏TGF-β₁分泌与表达等而发挥作用。

对肝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茅根可以降低酒精中毒小鼠模型羟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示白茅根对酒精中毒所致的肝和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毒理研究

小鼠灌胃白茅根煎剂的LD₅₀大于160g/kg;小鼠静脉注射精制水煎剂的LD₅₀为(21.4±1.09)g/kg。

贮藏

置干燥处,白茅根炭密闭。

基原信息

形态特征

白茅多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根状茎横走,白色,节部生鳞片,有甜味。秆直立,有2~3节,节上有柔毛。单叶互生,集于基部,老时基部常有破碎呈纤维状的叶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复总状花序紧缩呈穗状,有白色丝状柔毛。颖果椭圆形,暗褐色,成熟的果序被白色长柔毛。花、果期为4~6月。

物种分布

产于中国辽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陕西、新疆等北方地区;生于低山带平原河岸草地、沙质草甸荒漠与海滨。也分布于北非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亚、高加索及地中海区域。

生活习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旱,耐严寒,耐阴。适应能力强,在一般土壤中也能生长,以质地疏松、排水良好、肥沃、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cylindrica.植物智.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