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剑郡,位于今四川省北部,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扶风郡更名为辅剑郡,北朝元钦三年(554年)改为安都郡。辅剑郡的治所在武功县(今剑阁县武连镇或西南部的武功桥),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南部。辅剑郡在刘宋、南齐、南梁、西魏等朝代均有设立,对四川的广元市行政区划史产生了一定影响。
前期
刘宋元嘉三年(435年),侨置武都郡及武都县、下辨县(治今武连南老武功桥处),茂陵县(治地梓潼县上亭铺),属益州。
南齐时(479-502年),改武都郡为扶风郡,领武功县(武都县、下辨县更名)、茂陵县、华阴市(今开封镇境)3县及寄治汉阳县、略阳县、子长市3县。
建置沿革
南梁天监二年(503年),置南梁州(州郡县同治今普安),辅剑郡(扶风郡更名)属之。天监四年(505年)至大同元年(535年)其间30年,辅剑郡及属县入于北魏。梁末,武陵王据蜀称帝,改南梁州名安州区,辅剑郡仍属,领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