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全称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高新技术企业,由王威、王明旺创立,总部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颐和路2号。2011年4月,欣旺达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并于2022年发行GDR登陆瑞交所。董事长为王威。
欣旺达公司主要有3C消费类电池、动力科技、能源科技、智能硬件、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等六大业务板块。2022年,欣旺达年营业额521.62亿元,净利润7.58亿元。
2000年,欣旺达赢得了首个国际大客户飞利浦。2008年,公司开始研发动力电池BMS、模组和PACK。2012年,公司进入智能硬件业务领域。2014年,欣旺达开始生产锂离子电芯。2016年,公司扩展至储能业务。2017年,欣旺达在印度建立了首个海外基地。2021年,公司开启锂产业上游资源布局。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欣旺达位列第332位。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欣旺达位列第218位。
历史沿革
创立之初
1997年,深圳市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从事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模组等二次电池模组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年,成为电池法兰茜、ODM供应商。
逐步发展
2000年,欣旺达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同年,与海尔、康佳集团、飞利浦、NEC合作。其中飞利浦为第一个国际大客户。
2003年,欣旺达投资新建了模具制造、精密结构件和表面处理生产线,用以生产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结构件和手机外壳等精密结构件产品,并于同年成功与飞利浦达成全面合作,正式步入国际市场。
2005年,欣旺达先后联合成立汇创达、旺博科技等公司,着手开展触摸屏、手机按键、背光模组等产业配套,并针对笔记本电脑类、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开展研究工作。
2006年,为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收购汇创达60%的股权。汇创达主要从事薄膜开关的生产与销售。同年,公司对笔记本电脑类、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开展研究工作。
2008年,欣旺达着手动力类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并在这一年成功研发出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类和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电源管理系统、测试技术及相关制造工艺,推出笔记本电脑类和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产品,成功进入以日、台企业为主导的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模组市场。同年,公司开始动力电池BMS、模组、PACK研发,并成为三星电子、中兴、OPPO供应商。
2009年,欣旺达公司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动力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均实现批量生产。同年,公司承担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发展基金“便携式计算机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此外,公司针对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电源管理系统进行研发。2009年,公司承担深圳市重大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2010年公司承担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新型电源管理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同年,与亚马逊、通用电气合作。
公司上市
2011年4月,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交易。证券简称:欣旺达,证券代码:300207。同年,欣旺达和ATL的合作。
2012年,欣旺达公司开始布局智能硬件业务。同年,自主建设自动化锂电池生产线投入使用。
2014年,欣旺达公司成立电动汽车电池子公司。同年,收购东莞锂威,并成立禹州禹科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正式切入锂离子电芯业务。
2015年,欣旺达公司成立动力电芯研究院,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
2016年,欣旺达公司成立综合能源子公司,向储能进军。
2016年,欣旺达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联合发起并成立深圳市清新电源研究院。
2017年,欣旺达公司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同年成立印度子公司,开启全球化篇章。
2018年,欣旺达着手人才探索差异化的激励模式,通过“合伙人机制”让核心人员成为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同年,成为雷诺日产电池供应商。动力电芯正式投产。
2019年,欣旺达公司首个院士工作站揭牌。
20年代后
2020年,欣旺达公司携手日产联合研发用于e-POWER车型的电池。同年,首个华东基地南京工厂项目量产交付。
2021年,欣旺达公司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同年,动力电池项目相继落地江西南昌、山东枣庄等地。
2022年2月,光大银行与广东环保集团、特变电工、金风科技、正泰电器、中环股份、蔚来汽车、中国天楹、欣旺达、阿特斯阳光电力、中伟股份、特锐德等11家绿色产业龙头企业通过线上“云签约”形式,举行“绿色金融助发展,共创‘双碳’新未来”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2022年7月5日,欣旺达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关于BEV(纯电动汽车)项目的定点通知,为上汽大通BEV项目供应动力电池电芯产品。7月26日,欣旺达公告,中国证监会对公司提交的关于公司拟发行境外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审查,认为所有材料齐全,决定对该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2022年9月1日,欣旺达公告称,发行境外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9月3日,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发布超级快充动力电池产品SFC480。9月18日,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与宜昌市政府、东风集团股份、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签署《欣旺达东风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规划共同在宜昌投资建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9月21日下午,欣旺达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义乌举行。欣旺达将投资超200亿元,与义乌携手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及其核心零部件先进制造基地。
2022年11月3日,欣旺达公司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范围包括海外资源开发合作、产品采销及加工合作、产品研发合作、其他合作等。11月9日,欣旺达公司参加2022年中国(遂宁市)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发布了新技术、新产品。11月14日,欣旺达公司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GDR证券全称:SunwodaElectronicCo.,Ltd.,GDR代码:SWD。此次发行的GDR共计2875.9万份,对应的基础证券为1.43亿股该公司A股股票。12月7日,欣旺达与宜春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2月13日,云南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全资持股。4月19日,全球电池联盟(GBA)正式批准欣旺达加入,欣旺达成为该组织新成员。6月5日,欣旺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进入理想汽车的供应链。
公司治理
创始人
董事会成员
组织架构
综述
欣旺达已建立以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为决策层、高管团队及合规负责人为管理层、合规管理中心及各业务部门为执行层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各组织机构依法行使职权,相关部门按规定履行职责,形成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规范运作的管理架构。截至2021年年末,本公司的组织治理架构如下图所示。
生产基地
海外营销机构
分公司
股权结构
子公司
截至2023年10月,欣旺达旗下子公司共25家。
公司文化
公司业务
3C消费类电池产品:手机数码类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电动型电池、移动电源等。
智能硬件产品:智能家居与健康产品、人工智能与配件、智能出行与车载产品、网络与无线设备、智能商用与工业设备等。
汽车动力电池:动力电芯、动力汽车模组、电池管理系统(BMS)、动力电池系统等;
能源科技: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便携式储能电源类产品解决方案、智慧能源等。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改造、MES制造执行系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等。
第三方检测服务:电芯材料、各类电池产品测试、电池国际安规认证、化学环保检测等。
电池、充电器、精密模具的生产、销售,精密注塑产品的销售,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锂离子电池模组、结构件(精密结构件、薄膜开关等)及其他。
科研能力
合作单位
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欣旺达-华南理工先进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大连理工-欣旺达碳中和创新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在锂离子电池技术、电池材料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自2013年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后,涉及材料学、物理化学、电机工程学、安全工程、力学等专业领域。截止2023年,已累计招收培养了100名博士后,其中出站51名。
研发团队
负责研发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智慧能源等储能产品。
负责电池相关自动化产线和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产品涵盖了消费类电子锂电池电芯、Pack产线,汽车动力电芯、模组、PACK产线及相关激光焊接设备。具有强大的全厂自动化设计开发、集成、实施能力。
公司业绩
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
欣旺达逐步完善双碳管理体系,致力于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气候影响。截至2023年,公司已获绿色工厂认证,获得ISO14064认证并每年聘请专业第三方对子公司开展温室气体盘查和碳核查,已开展9家子公司温室气体盘查及3家子公司碳核查。
公司在业务运营中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的策略,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减碳行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公司建立科学绩效管理机制,以目标管理为基础,实行关键业绩指标及核心素质能力相结合双维度绩效管理方法,合理化薪酬管理,不断提升公司组织运作效率和公司经营业绩。
员工权益
公司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招聘管理规定》和《童工拯救、未成年工及女职工保护规定》,禁止雇佣童工,保证女性、残疾人享有平等公平的就业机会,反对一切形式就业歧视。招聘渠道上,主要分为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社会招聘通过内部推荐、外部招聘网络、专场招聘会、人才市场和派遣外包等,校园招聘作为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设置启明星和技术储备性人员等职位。
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禁止一切以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年龄及籍贯等为原因的歧视行为。